中新網四川新聞1月30日電 (劉剛 章何)近年來,雅安市雨城區緊抓鄉村振興戰略機遇,立足縣域經濟實際,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主線,在產業發展、農旅融合、集體經濟上持續用力,不斷做精一產、做強二產、做優三產,著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獲評“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和“四川省鄉村振興成效顯著縣”。
抓產業發展,鋪就鄉村振興“致富路”
雨城區著力培育鄉村富民產業,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根據全區實際和資源,確定了“3+N”發展產業思路,印發《雅安市雨城區鄉村產業振興實施方案》,持續做強茶葉、生豬、林竹三大主導產業,做優冷水魚、蔬菜、水果等特色產業;“雅安藏茶”品牌價值不斷攀升,品牌影響力持續增強。巨星百萬頭優質生豬項目年產值達1.2億元,生豬“育繁養宰銷一體化”產業鏈逐步成型;建成“林筍、林藥、林蔬、林油、林糧”特色基地8.03萬畝,萬噸熊貓竹筍加工項目年產值達8000萬元以上。
抓農旅融合,拓寬鄉村振興“快速路”
雨城區大力實施產地“景區化”打造,編制了《雨城區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總體規劃》,引導農村基礎設施、民宿、文化產業等全面升級;立足藏茶產業、熊貓文化等特色資源,形成“熊貓研學、野奢度假、生態旅游、山居問茶”等特色旅游項目,培育了“雅安藏茶、雅魚、雨城獼猴桃”等旅游商品;大力培育新業態,海子山滑翔傘基地、云臺山低空熱氣球營地等項目火熱運行,“藏茶文化節”和上里“年文化節”影響力不斷增強。
抓集體經濟,暢通鄉村振興“幸福路”
雨城區將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服務能力和增強農村自我保障能力的根本舉措,積極探索自主經營、資金入股、盤活資產、租賃經營等模式,不斷增強村集體“造血”功能,讓農民更多地分享產業增值收益;打破地域限制和產業發展壁壘,建立3個片區綜合黨委和20個聯村黨委,實施竹筍加工廠、水產養殖基地、田園綜合體等“強村帶弱村”和“村村聯合”項目12個;實施“黨建引領 項目強村”行動,健全區級領導和部門結對幫扶體系,選聘優秀民營企業家到村擔任“名譽村書記”或“發展顧問”,高層次人才下派擔任“第一書記”,村黨組織書記上掛跟班鍛煉,設立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創新獎”和“發展獎”,不斷激勵基層干部打通堵點、破解難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