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1日電 (陳揚 龍婧)春回大地,茶園飄香。連日來,隨著氣溫緩慢爬升,瀘州市納溪區上馬鎮大池村進入春茶采摘旺季,茶農們搶抓農時,采摘著春天的第一抹新綠。

在上馬鎮大池村陳家茶園里,一壟壟茶樹冒出新芽,茶園里隨處可見茶農們忙碌的身影,個個腰間纏著竹簍,手上動作飛快,似彩蝶在茶葉間飛舞,一會兒功夫便裝滿一簍。
據了解,因溫度和地理條件適宜,大池村從上世紀70年代就有種茶的傳統,從2012年起村里開始引進特早茶烏牛早、福選九號、中華二號等進行品種改良,同時引導農戶進行規模化種植,目前全村共有大大小小茶園110余個,種植面積達1000多畝。
“我們初八就開始采摘春茶了,直到現在已經采到十幾批了,春茶采得越快,它長得就越好。”茶葉種植大戶姚以農介紹,春茶采摘以來,茶園每次采摘的茶青一天有一百斤以上,采摘期還將持續到清明,預計整個茶園將產出茶葉1000斤,每斤售價近百元,經濟效益可觀。
“我是大池村本地人,采茶旺季每天都來,平均每天能采3斤多,掙100多塊錢。”像村民簡世芬一樣的采茶人還有很多,每年采茶季,茶園都會請附近的村民來幫忙采茶,有效帶動村民就近就地就業,促進鄉村振興。
“我們目前主要是引導種植大戶擴大規模,同時解決茶農們銷售和技術方面的問題。”大池村黨總支書記李軍介紹,為促進春茶增產增收,村上在農閑時節定期組織技術培訓,為廣大茶農提供指導服務,并由種植大戶牽頭統一進行茶葉收購,破解銷量難問題。目前,特早茶已經成為大池村致富增收的主導產業之一,每年茶產業創收200余萬元。“下一步,我們將在完善產業鏈、茶旅融合、宣傳推廣等方面下功夫,實現以茶扶農、以茶興農,助力群眾增收致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