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lyxw > 中新網四川

瀘州龍馬潭:打造特色品牌 念活漁業經
2024年03月12日 13:40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12日電 (汪靜 劉健)3月11日一大早,在晨曦的微光中,打魚人林勇穿上那件有十多年“工齡”的防水衣,和伙伴們一起瀟灑地張開雙臂撒下漁網,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手中的漁網像十里漁灣的花兒一樣綻放開來。

十里漁灣。 楊尚威 攝
十里漁灣。 楊尚威 攝

  隨著周圍人的尖叫聲,帶著微微的魚腥味,一網兜魚被拉上岸來。“家人們,今天的魚非常不錯。”“最大的一條大概有20斤哦”現場熱鬧的同時,林勇的直播間里也熱鬧起來,“哇撒!這么多魚!”“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龍潭魚’?”

  “對,這就是‘龍潭魚’,我們十里漁灣的品牌,無公害養殖,肉質非常鮮美。”趁著把漁網拉上岸的間隙,林勇熱情回應著“粉絲”。

  “龍潭魚”,龍馬潭區雙加鎮十里漁灣打造的特色品牌。

  品牌的打造,鏈條發展必不可少。龍馬潭區“精耕細作”,把聯農帶農、促農增收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依托大春生態漁業專業合作社的建立,帶動雙加鎮雙加社區、大沖頭村、羅星村等村(社區)100余戶農戶挖塘養魚。2015年,雙加鎮水產養殖規模已達到4500余畝,十里漁灣水產養殖區初具雛形;隨后,在不斷完善十里漁灣產業基礎設施、優化公共服務的基礎上,引進水產養殖主體,建立“五統一分”機制,強化農戶與經營主體的利益聯結,提升水產園區發展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十里漁灣,曾經的小漁村,如今,已有春江雪月等26家水產家庭農場,大春專業合作社等9家水產合作社,四川鄉韻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4家水產企業,以及30余家農家樂,形成了從水產養殖、漁業深加工到觀光漁業、生態采摘、休閑旅游,以“農旅結合、以農促旅、以旅興農”城鄉融合發展的產業鏈條。

  上岸后的“龍潭魚”更是讓來此游玩的市民興奮不已。“全魚宴”是他們此行的“終極目標”。爆炒的火辣、拔絲的靜謐、燜煮的濃郁、油炸的香脆....。。隨著火光的跳躍和鐵鍋的翻動,嫩滑的宮保魚丁,絲滑的拔絲魚排、酥脆的香辣魚鱗、鮮香的魚肉餅等逐漸成型,熱氣騰騰間,散發出誘人的香味,讓人垂涎三尺。餐桌上,一家人探討著魚的美味,其樂融融、歡歡喜喜。

  保證魚的品質,龍馬潭區多措并舉。引進四川鄉韻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不僅建有占地2000平方米的育苗繁育和分揀中心,專用于孵化培育鱸魚等名優魚,還建有4485平方米的高位循環養殖池。此外,通過對智慧漁業養殖的大數據監測與分析,引進利用智慧養魚系統終端,利用物聯網技術,通過溶解氧、水溫等傳感器,實時監控魚塘、魚池的水質情況。聘請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產研究所科研團隊專家,對水產養殖和繁育工作進行定期技術指導。

  魚的數量和質量的保證,讓“龍潭魚”市場需求越來越大,從瀘州走到了重慶、貴州等地群眾的餐桌上,也走進了更多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十里漁灣因魚而“誕生”,也因魚而“火爆”。

  環松灘湖馬拉松比賽、“鄉村文化旅游節”、廚魚大賽等活動的加持,讓十里漁灣頻頻“出圈”。2023年,十里漁灣吸引游客40余萬人,實現旅游綜合收入5000萬余元,帶動周邊農戶戶均增收10000元。(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网中文字幕 | 天堂v亚洲国产v第一次 | 亚洲色欧美在线影院 | 亚洲国产免费综合网 | 日本在线中文字幕四区 | 日韩亚洲中文字幕永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