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14日電 (姜強)扎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支撐,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基礎。2024年,德陽市旌陽區計劃實施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4.1萬畝,進一步提升耕地質量,筑牢糧食“耕”基。
連日來,在和新鎮英雄嶺村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增發國債)施工現場,幾臺挖掘機正在對原來的田塊進行表土剝離、除埂填溝、清運積土等,山坡上的部分“大田”已初現雛形。

“今年英雄嶺村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1201畝,目前我們組織了4臺挖掘機進行旱地整理,將小田改成大田,抓緊擴大耕作面積,預計今年12月主體工程全部完工。”旌陽區2024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增發國債)施工負責人劉隨兵說,高標準農田建好后,將發動群眾規模化種植小麥、玉米、大豆等糧油作物,全程可實現機耕機收。
據了解,今年,旌陽區計劃實施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主要分為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增發國債)和2024年中央預算內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項目。其中,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增發國債)將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2.5萬畝,涉及雙東鎮八佛村、金鑼橋村、凱江村、鉆石村,德新鎮龍泉村、勝利村,和新鎮英雄嶺村、福興村共3鎮8村;2024年中央預算內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項目為1.6萬畝,涉及新中鎮龍居村、白河村、尖山村,柏隆鎮隆興橋村、清和村共2鎮5村。
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主要實施內容包括田塊整治、土壤培肥、整治排灌渠系和田間道路,整個項目預計于2024年6月底形成實物工程量。改造后的農田整齊劃一,機耕道、排水渠規范有序,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將顯著提升。其中,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增發國債)預計每年可新增糧食生產能力101萬公斤,新增油料生產能力18萬公斤,新增種植業產值421萬元,農民每年純收入增加總額達到541萬元。
“通過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讓丘陵山區的耕地能得到進一步改善。”旌陽區農業農村局農田建設管理股工作人員唐杰說,項目實施完成后,將有針對性地采取秸稈還田、土壤改良以及施有機肥等一系列措施,進一步提升耕地質量,讓糧食綜合產能提升10%以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