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21日電 (楊文平 羅天雨)立春催嫩芽,雨水采新茶。近段時間,巴中市平昌縣10萬畝“頭茬”春茶陸續進入采摘期,茶農們紛紛搶抓農時,全力做好春茶采摘工作,趕“早”供應市場。

21日上午,在平昌縣邱家鎮石龍村生態有機茶園,技術人員向當地茶農講解茶葉采摘注意事項和技術要領。隨后,茶農們挎著竹簍,在翠綠的茶園間穿行,手指上下翻動將一片片嫩芽落入簍中。 “老板每斤給我們算40元,一天可以摘2斤-3斤,每天可以賺100元左右。”茶農向桃一邊采摘一邊說道,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喜悅。
茶園采摘忙,茶葉生產車間也是一派繁忙。在四川蜀茶秦巴茗蘭科技有限公司加工廠車間內,制茶師傅們忙著制作今年首批春茶。攤涼、殺青、理條、烘焙、提香等各工序有序進行,最后包裝銷往市場。“我們公司主要生產綠茶、紅茶、花茶、特種茶,廠區實施5S現場管理,生產環節上,采用先進的殺青、做形、烘焙、色選等技術,確保產品色、香、味、形、俱全。”四川蜀茶秦巴茗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牟澤兵說,目前,該公司茶葉生產加工量每天在1500公斤左右。
“平昌種茶的歷史久遠,氣候、土壤等條件適合種茶。”平昌縣茶果局副局長楊友德介紹,經過專家反復調研論證后,該縣把茶葉產業作為現代農業的支柱產業來抓,出臺系列優惠政策支持產業發展。招商引進龍頭企業,培育種茶大戶,科學規劃產業園區,充分利用山坡地、摞荒地等閑置土地,以“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等模式規模發展茶葉產業。
近年來,平昌縣把茶葉產業作為助農增收、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產業來打造,形成“三區一園一基地”產業布局,成功培育“省四星級茶葉現代農業園區”1個,建成全省和全國“十大最美茶園”各1個、國家級4A級旅游景區茶葉主題公園2個、茶葉示范園區12個,茶企37家,茶葉產業覆蓋鄉鎮15個,輻射帶動7.2萬戶22.6萬茶農,茶葉產業已成為富民強縣的主導產業之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