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25日電 (記者 賀劭清)記者25日從成都醫學院獲悉,成都醫學院充分著力發揮醫學院校在教育、醫療、衛生等方面的資源優勢,構建“學習型、創新型、實踐型、服務型”幫扶模式,助力甘孜州甘孜縣鄉村振興。
成都醫學院圍繞《成都醫學院定點幫扶甘孜縣工作規劃(2021-2025年)》及幫扶地需求,積極擬制定點幫扶工作計劃。2021年以來,聯合甘孜縣委組織部在甘孜縣開展大型專題學習培訓1次,專題講座6次,參與牽頭單位省醫保局組織的理論研討會6次,召集和組織駐村干部理論學習14次,為鄉村全面振興奠定理論基礎。
成都醫學院成立專門負責鄉村振興工作的機構,組織村干、致富帶頭人和黨員同志到鄉村振興先進地學習經驗,開闊視野。為創新幫扶舉措,關心甘孜縣弱勢群體,加強對殘疾人及其子女的關愛,促進殘疾人就業,提高入學子女學習積極性。經學校多次實地走訪調研,了解當地殘疾人生活、收入來源等,學校決定從2022年11月起在甘孜縣設置殘疾人公益性崗位10個,已覆蓋幫扶的4個村,與鄉鎮簽訂《成都醫學院“扶殘就業成醫之愛”定點幫扶扶殘項目》,與殘疾人簽訂《勞動合同》,安排其在村或鄉鎮從事區域內環境衛生清理、巡防巡查、協助村兩委做好日常工作等,就是鼓勵殘疾人通過勞動獲取報酬,實施有效幫扶,間接地資助殘疾人子女好學上進。
2021年以來,成都醫學院累計派遣7名駐村干部在甘孜縣3個鄉鎮4個村莊開展駐村工作,在收獲當地政府與村民好評的同時,堅持為人民群眾辦實事,為學校與縣鄉(鎮)村的溝通與聯系奠定基礎。組織召開農民夜校80余次,召開村“兩委”培訓30余次,增強村級干部工作能力與服務意識,強化支部戰斗堡壘作用;投入消費幫扶資金200余萬元,在832平臺購買牦牛肉、青稞、臍橙等脫貧地區農副產品,增加農民收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