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6日電 (黃思梅)“盤點工作對我們農技員來說,既是對當下農業生產情況的總結,也是接下來工作安排的重要依據,要格外認真和細致。”4月6日,眉山洪雅縣農牧業科技教育與技術推廣站高級農藝師李世洪與農技員吳凱盤點近期工作時如是說。

進入春根農忙季后,白天進村入戶跑田間地頭,搞好產前、產中和產后服務,晚上燈下耕耘寫總結,形成技術要點,加班加點成了農技員們的家常便飯。
走進洪雅縣綜合農事服務中心浸種間,現場一派繁忙,首批400公斤優質稻種被裝袋擺放進浸種池內。“時間一定要記好,24小時后換一次水,30小時至48小時后就可裝入苗盤移至育芽暗室。”李世洪稱,稍有疏忽就影響了育種,浸后吸足水份的種子發芽率提高。
“李老師,我播種的稻谷有霉病發生,怕影響秧苗生長,想請你幫指導下。”李世洪接到種植大戶王澤兵的電話,電話里很是焦急。掛斷電話后,李世洪立即趕赴育秧基地,根據現場“診斷”,很快開出了“處方”,幫忙解決了技術難題。
目前,洪雅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進入播種期,播種過程中,因地制宜、科學選種、合理帶比至關重要。在柳江鎮興勝村鄔啟康的農田里,翻耕過的春泥散發出陣陣清香。李世洪一到田里就捧了一把土搓了搓,“這塊地可以,土壤厚度、濕度都不錯。”立馬轉身,卷尺一拿現場定距,鋤頭一挖就開始播種、施肥給種植戶做起了示范指導。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就是在實現玉米基本不減產的同時,增收一季大豆,提高土地復合利用率。

春耕備耕,今年農技指導重點是啥?“除對普通農戶進行農業技術指導外,2024年有個值得關注的點,就是洪雅水稻規模化種植面積有近20000畝,其中新增規模種植戶近20戶,他們經驗不足,種植面積又大,所以是需要指導的重中之重。”李世洪稱,比如土壤培肥;按省、市主推品種同時結合洪雅氣候特點,正確選用品種,將品香優、荃優等作為主推品種;為新增種糧大戶制定一戶一冊....。。
春播開始后,洪雅縣派出3個農技服務隊22名農技員深入田間地頭,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開展服務和指導春耕生產,為糧食豐產增收打下了堅實基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