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lyxw > 中新網四川

瀘州古藺:土壤改良與高效輪作共繪豐收圖
2024年04月10日 15:24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10日電 (劉媛 韋紅莉)眼下正值播種的黃金時節,廣袤的大地上綠意盎然。走進瀘州市古藺縣金蘭街道新店子村,一片“特殊”的小麥地里正在上演著一場科技與傳統交融的播種大戲。

土壤改良與高效輪作共繪豐收圖。古藺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土壤改良與高效輪作共繪豐收圖。古藺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新店子村的小麥地是土壤改良試驗的示范田。走近這片土地,只見小麥被精心劃分為不同的種植區,村民們正忙碌地挖土施肥,準備新一輪的播種。與此同時,農技員們也在田間地頭忙碌著,為村民們提供技術指導和支持。

  經了解,這里是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牽頭,聯合中國農科院環發所、西南大學、重慶農科院、四川省農科院共同參與的土壤改良重點研發項目。其中,四川省農科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負責的西南酸性黃壤土壤有機質和產能協同提升技術集成與示范項目,在新店子村開展為期三年的技術示范工作。四川省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萬學介紹:“我們的目標是通過技術示范,提升周邊土壤的有機質含量,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為此,省農科院的工作人員們利用有機肥和復合肥,結合技術支持,致力于改善古藺山區的酸性黃壤土地。經過三年的項目實施,他們期望實現示范區有機質含量提高10%,耕地質量等級提升0.5個單位,主要作物產量提升20%的顯著成效。這一成果不僅將直接惠及示范區的農民,還將通過輻射帶動效應,提升周邊土壤的有機質含量,為整個區域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力。

  而在這片土地上,高效輪作模式與現代農業機械的結合更是錦上添花。村民們采用了流轉土地的方式,精心規劃了作物的種植順序,實現了土豆、花菜、甜蕎、苦蕎、麥子、高粱一年三季輪作。據新店子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冷中俊介紹,通過這種套種模式,一畝地的高粱產量可達600至700斤,蕎麥產量300至400斤,小麥也能達到300至400斤的產量。一年輪作三次,一畝地的收入便能穩定在3500至3800元左右。

  此外,村上還引入了插秧機這一現代化農機設備,極大地提高了插秧的效率,相較于傳統的人工插秧,效率整整提升了一倍。插秧機的使用不僅減輕了村民們的勞動強度,還確保了插秧的準確性和均勻性,為后續的作物生長奠定了堅實基礎。(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另类 | 亚洲区自拍偷拍视频 | 三级网站在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乱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播放亚洲综合 | 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