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lyxw > 中新網四川

資陽雁江“蔬菜大王”:勇當鄉村振興“領頭雁”
2024年04月16日 10:39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16日電 (吳平華)蔬菜產業投入大、用工投勞多,市場行情波動大,近年來,隨著全國各地蔬菜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競爭日益激烈。在資陽雁江區有一個遠近聞名的種菜大王——“全國勞動模范”孫傳輝。17年間,他一步一個腳印,從一個“小白”到行家里手,從一人單干到成立合作社聯合闖市場,產業越做越大,帶動農民越來越多。

正在蔬菜大棚里查看生長情況。雁江區委宣傳部 供圖
正在蔬菜大棚里查看生長情況。雁江區委宣傳部 供圖

  創業闖出新天地 富農增收助振興

  近日,跟隨孫傳輝,走進他位于雁江區丹山鎮田壩寺村的蔬菜育苗種植示范基地。只見育苗大棚內,板栗南瓜、美都西瓜等幼苗茁壯成長。田野中,一壟壟新栽的蔬菜,全程綠色防控、水肥一體化,引人嘖嘖稱贊。

  參觀之余,他暢談起種菜經。

 現場給大家講解。雁江區委宣傳部 供圖
現場給大家講解。雁江區委宣傳部 供圖

  “這批板栗南瓜和美都西瓜于3月份移栽,將于7月份收獲,9月份將繼續移栽松花菜和鐵頭甘藍,預計春節前后收獲。”孫傳輝介紹道,“田壩寺村蔬菜育苗種植示范基地于2010年開始建設,先前200余畝都是撂荒地,當時我的承包費都交了將近30萬,現如今共計承包了500余畝撂荒地,我堅信下功夫一定能搞起來!”

  侃侃而談的孫傳輝今年61歲,從開墾第一塊撂荒地起,他在蔬菜種植這條道路上已走過了17個年頭。

  最開始,孫傳輝一直靠銷售蔬菜為生,在銷售蔬菜學有所成的基礎上,2007年11月27日,孫傳輝成立了自己的專業合作社——資陽市宰山蔬菜專業合作社,從此開始“招兵買馬”……

  “我于2002年開始跟著孫總干活,到如今已經有20多個年頭了,我一共幫孫總管理了3個園區,每個月給我6000元工資,在本地算是高工資了。”資陽市宰山蔬菜專業合作社管理人員宋良軍告訴記者,“我是寶臺鎮清水鄉人,跟著孫總的這些年不僅學到了技術,還增加了收入,如果自己種地還得靠天吃飯,現在不管天氣如何都有收入,非常踏實。”

  宋良軍話語間難掩對孫傳輝的崇拜之情,“他是我們資陽的‘蔬菜大王’,還是全國勞模呢!跟著名人有干勁兒,思想都要更高一個層次,只要孫總肯帶我,我就要一直跟著他干!”

  “我一共雇用了200余名工人,每個月工資都要發20多萬。”孫傳輝笑著說,據統計,孫傳輝先后帶動全市89個村,1.8萬農戶,種植蔬菜3萬余畝,每年戶均增收8000余元,孫傳輝也因此成為資陽市產業扶貧時代先鋒。他扎根農村,專注農業,2007年組織成立的蔬菜專業合作社,基地遍布4個縣(市、區)30個鎮鄉,成為資陽名副其實的“菜籃子”工程龍頭大戶。孫傳輝在家鄉這片肥沃的土地上,憑著自己的一腔熱血和頑強毅力,編織著自己的創業夢想,勇當鄉村振興的“領頭雁”,并被大家親切地譽為“蔬菜種植大王”。踐行初心擔使命激發土地新活力離開丹山后,孫傳輝又熱情地邀請記者到他位于東峰鎮的蔬菜示范基地看看。“這樣不得行,這個苗苗發出來一定要給覆膜扣出洞洞,這樣苗才能長好。”“地瓜想要長大的話,長到80-90厘米就要掐尖,不要影響后面長功能葉……”抵達東峰鎮橋亭村的蔬菜示范基地后,孫傳輝一下車就趕緊去指導工人如何掌握要領種好苗。

  “孫總很有毅力,無論刮風下雨都會堅持來田里指導我們,這些苗苗經過孫總指導就會長得更好。我跟著孫總干了12年了,孫總剛又給我漲了工資,現在一個月可以賺到將近3000元了,我很滿意。”丹山鎮田壩寺村村民李德香說,“我之前在成都工地扎鋼筋,后面不小心摔了一跤就不能出去工作了,回來家里有老有小,還好有孫總讓我幫忙,這里離家近,不僅能賺到錢還能照顧家庭。”

  “能幫一個算一個嘛,看到大家都能賺錢我才開心。我這片示范基地一共有50余畝,共雇用了40余人,目前都種上了涼薯,這批涼薯于3月底-4月上旬播種,7月便可收成,工人主要負責打窩、播種、覆膜、理苗出土等種植管理工作。”孫傳輝介紹說,“我在東峰鎮共種植了500余畝涼薯,畝產可達8000余斤,成熟后也不愁銷,我們與四川安井食品有限公司共簽訂了500畝訂單合同,屆時可以8角一斤的價格賣出,多余的將賣到全國各地。”

  原來,孫傳輝的合作社實施“訂單模式”,以“保護價”收購蔬菜,提供生產全程服務,經營利潤80%返還農戶,20%留合作社再作分配。對于老百姓,他始終堅持誠實守信、無私奉獻。“種菜是門大學問,要懂技術,看市場,控風險,會管理。”愛笑的孫傳輝稱自己不僅有專業的生產團隊,還有專業的技術團隊、管理團隊和銷售團隊,無論地里種什么蔬菜都可以賣到全國各地的批發市場,徹底解決了老百姓的后顧之憂。不僅如此,孫傳輝還是市、區科技特派員,他與省農科院深度合作,包聯了東峰鎮負責管理蔬菜生產,并引進新品種在蔬菜示范基地種植,試種成功后便大面積推廣。

  孫傳輝在東峰鎮共流轉撂荒地種植蔬菜860余畝,同時帶動了橋亭村、金龍村、高板村、新觀村的蔬菜種植產業,包種包銷。時常有村干部前來蔬菜基地了解,他還經常受邀去各村做技術指導,一個村發展起來又帶動周邊村……“我只想踏踏實實把事情做好。”孫傳輝用實際行動做到了走一處帶紅一處,走一處點亮一處。

  “對于蔬菜種植,我始終是越干越起勁,并且將種植蔬菜作為我奮斗一生的事業,我也會繼續承包撂荒地,不斷將撂荒地變為良田。”17年種菜路成就了孫傳輝,從露天種植發展到大棚種植,他的人生與蔬菜結下了不解之緣。

  近日,孫傳輝繼續在伍隍鎮印合村和丹山鎮新盟村共整治撂荒地200余畝,不斷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下一步,他還將繼續在丹山、東峰、保和等鎮承包撂荒地,進一步推動全區蔬菜產業增效、村民增收、村集體經濟增強,以產業振興引領鄉村振興。扎根于土地,且不斷緊跟時代步伐。孫傳輝的實干精神讓群眾信服,他還被推選為市、區人大代表,“人民選我當代表,我就要服務好人民,帶頭把蔬菜產業發展好,我怎么說就要怎么做,我如果技術入股都還是不夠的,不能為百姓保證,我采取現金入股,我真金白銀投進去,讓大家都賺錢,都分錢!”孫傳輝信心滿滿地說“壯大村集體經濟,不讓土地荒廢,讓農民都能夠實實在在增收,也是我最大的心愿。”晨曦微光,孫傳輝又再次走進了他傾注所有心血的蔬菜地里,開始了緊張忙碌。我們也堅信,他的“蔬菜夢”必定能在雁江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書寫新的輝煌。(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R级在线观看网站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不卡 | 在线播放国产不卡免费视频 | 日韩国产欧美亚洲 | 亚洲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国产精品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视频 |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丝袜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