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6月4日電 (唐芳玲)連日來,走進瀘州市瀘縣嘉明鎮護松村鄉賢稻蝦養殖基地,養殖戶正忙著捕撈小龍蝦。

起蝦現場的水田里,遠遠望見蝦農在水田深處工作,收籠,倒蝦,動作一氣呵成。隨著蝦籠被提出水面,成堆的小龍蝦擠在蝦籠的末端,沒一會,盆滿后就上岸分揀,分揀完就運往收購處。
瀘縣聶氏稻蝦養殖家庭農場負責人、鄉賢聶祿勇介紹:“我是2022年回到家鄉開始養殖稻蝦,主要養殖的是湖北的青蝦,經過一年多的發展,目前養殖了近200畝稻蝦,效益還是很客觀。”
捕撈完小龍蝦后,鄉賢聶祿勇投放了一批新的蝦苗,等到播種水稻的時候,就可以上市銷售了。
將蝦苗投放到稻田里后,不需要人工飼養。小龍蝦的主食就是水田里的微生物、雜草和害蟲,同時排出的糞便,還能促進水稻生長發育,實現以稻養蝦,以蝦促稻,糧蝦雙贏。
近年來,瀘縣嘉明鎮結合實際,大力推廣“稻蝦共養”模式,引導鄉賢調整單一水稻種植結構,聚力促進產業興旺,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助力實現鄉村振興宏偉目標。目前,瀘縣嘉明鎮稻蝦種養面積500余畝,年產小龍蝦20萬斤、優質稻米30萬斤,年產值可達300萬余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