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10日電(陳清友 劉彥嵐)在壤塘縣蒲西鄉的伊里村,這一曾經以傳統農業為主導的藏族村落,現今卻因那一片片絢麗綻放的芍藥花而展露全新的活力。這些嬌艷的芍藥花不單裝點了山川田野,更化作當地農牧民增收致富的“搖錢樹”。而這一切成就,都離不開伊里村芍藥種植合作社的勤懇付出與不懈奮斗。
伊里村芍藥種植合作社自創建以來,始終專注于推進中藥材產業的進步,憑借“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將黨組織、合作社與農戶緊密相連,構建起一個協同發展的利益共同體。合作社在這一模式中充當著核心紐帶的角色,不但為農戶給予技術援助和市場途徑,還借助土地流轉、入股分紅等形式,為農民帶來了穩定的收入來源。
壤塘縣蒲西鄉伊里村村民列窮姐說:“自從加入合作社,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過去種地收入起伏不定,如今通過種植芍藥,每年都有固定進賬,家里的生活狀況也日益變好。”

芍藥種植合作社成員米擁軍介紹道:“為了進一步拓展銷售途徑,我們在縣城設立了銷售點,既便利了縣城居民購置新鮮的芍藥花,又能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合作社的芍藥花,同時也為我們創造了更多的銷售契機。”
合作社在技術引進與推廣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通過與農業科研機構攜手合作,引入了先進的芍藥種植技術和管理方式,提升了芍藥的產量與品質。并且合作社積極探尋銷售渠道,和多家藥材公司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確保了芍藥產品的銷售路徑。
“合作社不僅助力我們增加了收入,還傳授了諸多種植技術。現在我們自己能夠管理好芍藥地,明年我也打算自己種一些。”壤塘縣蒲西鄉伊里村村民卡爾布稱說道。
伊里村芍藥種植合作社的成功范例,正逐漸成為周邊鄉鎮學習與借鑒的標桿。合作社將持續發揮其在技術支持、市場開拓以及鄉村發展中的重要效能,引領更多農民踏上增收致富的康莊大道,為鄉村振興戰略奉獻更強大的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