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22日電 (張世浩)村內小河流水潺潺,寬闊的柏油路上車流不息,家家戶戶修建起新村舍,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大棚內種滿各種水果……走進什邡市雍城街道城東村,鄉村一二三產加速融合,城鄉走向一體化發展的生動畫面正譜寫著一首宜居宜業和美的“鄉村曲”。
這是什邡城鄉“攜手”的一個生動注腳。
近年來,什邡以共同富裕為導向,以縮小城鄉差距為出發點,以縣域為重要切入點,加快補齊村莊規劃短板,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持續提升現代農業質效,深入推進農業農村綜合改革,加快實施鄉村建設行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上新臺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
隨著城鄉“雙方奔赴”,什邡城鄉融合正邁著大步,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新路子。

新業態催生發展新動力
“現在村里條件和城里沒啥兩樣,可能還要更好呢。”自打在村里率先辦起農家樂,當地村民馬朝萍看著家鄉正一天天變成自己希望的模樣。
近年來,城東村緊緊圍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立足地處城郊的區位優勢,構建以觀光、餐飲為基礎,以休閑度假為重點的新型鄉村旅游產品業態體系,促進鄉村旅游特色化、規模化、品牌化、可持續化發展。
村子面貌煥然一新,村民生活也更舒心。在當地,一些村民看準商機,改造自家房屋,建起了小商店、民宿、咖啡屋。鄉村,正就地“過上”現代生活。據了解,城東村現已有農家樂、民宿等30余家,并不斷增長。
“這里雖然是鄉村,但第三產業已基本成型,發展空間大。”從成都來的喻成輝也看中了城東村的商機,決定在這里投資興業,將14戶空置農房打造成“云上合院”,設置音樂吧、餐飲、酒吧等消費場景。
“農文旅的深度融合為鄉村發展提供了新動能,也讓新業態如雨后春筍般生長。”在城東村黨委書記楊啟容看來,城鄉融合發展,不僅為村子帶來了新機遇,也為城鄉資源雙向流動打開了通道。
目前,多種融合經濟新業態正在城東村發展壯大,老百姓們的日子越過越好。“村里正在打造旅游產業,農家樂生意很好。村里還鼓勵發展庭院經濟,每年的收入十分可觀。”當地村民孫國蘋說。
要素流動讓“腰包”鼓起來
眼下,正值葡萄上市時節,在城東村四季東城葡萄產業園里,一串串葡萄掛滿枝頭,長勢喜人。工人正忙著采摘、裝箱,準備運往各大商超。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前來體驗采摘的樂趣。
“鄉村旅游就是把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成果變為現實,推動鄉村建設向鄉村運營合理轉變,挖掘和推廣鄉村好看、好玩、好吃、好住等資源,推進城鄉要素雙向流動。”楊啟容說。
對此,城東村明確發展特色產業方向,堅持產業興村的思路,創新多種發展模式,把花卉觀光、特色水果采摘、鄉村美食作為產業發展核心,助推特色產業不斷發展壯大。
一方面,探索“政府+平臺+行業”農業招商新模式,引進特色農業項目8個,流轉土地1200余畝。推行“鄉村旅游+特色農業”模式,連續舉辦七屆郁金香文化旅游節,年吸引游客30萬余人,實現旅游收入3000萬余元,依托“鄉村旅游”年銷售農產品1000余萬元,集體經濟收入達到40余萬元。
另一方面,建立“農業園區+新型經營主體+農戶”增收新途徑,通過精致農業產業園建設,培育省級新型農業經營主體3個、德陽市級新型4個、什邡本級8個到園區入駐,提供就業崗位600余個,實現務工收入1200萬元。
城東村的振興發展,不僅催生了新業態“落戶”村莊,也讓向往“詩與遠方”的人們有了好去處。豐富多樣的鄉村旅游資源,讓越來越多的城里人看到了不一樣的新農村。
“相信在城鄉融合發展下,我們村能持續擴大吸引力,讓更多的游客留下來賞美景、品美食、住民宿,帶動周邊村民共同致富。”談及未來,楊啟容滿懷信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