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8月6日電 (龍婧 邱滟茹)今年以來,瀘州市納溪區大力推廣綠色高質高效技術。搶農時保農資強農技,全力抓好糧食生產,眼下,水稻等夏糧作物正開鐮收割,產量更是突破新高。

進入8月,納溪區各地水稻陸續成熟,拉開了水稻開鐮收割的序幕,在納溪區豐樂鎮皂角村的水稻田里,沃德收割機正來回穿梭,割稻脫粒粉碎稻稈等工序一氣呵成,不到一個小時,稻谷都全部收割完畢,大幅減輕農民的勞動強度,同時節約了人工成本。
“今年是我村種植水稻以來產量最高的一年,示范種植有200畝,明年將全村推廣,將最好的品種和最科學的栽培技術推廣給村民。”納溪區豐樂鎮皂角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陳洪陽說。
據悉,納溪區的水稻種植面積為29萬畝,通過實施“科技興農”戰略,推廣科技抗旱技術措施,水稻旱育秧、地膜覆蓋栽培等,以確保水稻的滿栽滿插,從而實現了水稻的高產和優質。
“今年納溪區在天府糧倉,百縣千片水稻千畝示范田內,采用了中稻加再生稻的全程機械化技術,按照6寸乘以九寸的窩行距進行栽插,科學的田間管理保障了我們的產量增收,經專家測產,最高畝產760公斤,平均產量達740公斤,接下來我們將在全區進行推廣。”納溪區農業農村局糧油經作股股長唐華說。
下一步,納溪區將搶抓機遇,踔厲奮進,加大各類要素保障和投入力度,不斷提高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和質量,持續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為守牢國家糧食安全底線、發展現代農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蓄勢賦能,為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