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15日電 (許紫艷 張禮綱)眼下正是紅薯收獲的季節,在瀘州市納溪區天仙鎮的田間地頭,各家各戶都在挖紅薯,滿是豐收的喜悅。

天仙鎮農戶們正在紅薯地里挖紅薯,割去紅薯藤、挖紅薯、去泥裝筐,大家忙的不亦樂乎。“我家紅薯今年結的好,現在已經挖了3萬斤了,預計還能挖2萬斤。現在市場價每斤能賣1元左右,一年收入還是有5萬元左右,收入還是很可觀的。”村民張禮綱笑著說。
在這個豐收的季節,對于農民來說,紅薯承載了太多的意義。它不僅是家庭收入的來源,是生活的保障,是餐桌上的美食,還是一種文化的象征。
“紅薯可以說是我們農村最常見的,也是每家每戶每年必種的。紅薯可以做成美味的食物,烤紅薯、紅薯粉蒸肉、紅薯飯、紅薯湯……還可以喂豬、喂雞、喂鴨、喂魚……”村民楊永會說。
紅薯不僅僅是一種農作物,它見證了農民們在風雨中辛勤勞作的身影,承載著一代又一代人對生活的熱愛。隨著一筐筐紅薯運送回家,那是豐收的象征,也是這片土地對勞動人民辛勤付出的回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