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2月25日電 (姜強)近年來,德陽市旌陽區致力于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積極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截至目前,旌陽區已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34.05萬畝,有效助力糧食增產和鄉村振興。
從“巴掌田”到“聚寶盆”的增收密碼
近日,在德新鎮五星村的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內,農技人員與種糧大戶正在查看小麥的長勢,只見小麥莖稈粗壯挺拔,葉片濃綠肥厚,病蟲害跡象較少。小麥健康地拔節生長也得益于“田方土整、渠網配套、灌排自如”的高標準農田。
高標準農田的建設,讓昔日的“巴掌田”變成了如今的“聚寶盆”,不僅解決農田碎片化、水利設施落后等問題,還能依托科學規劃和現代化管理,實現農田資源的高效利用和糧食的增產增收。

“長勢很好,苗粗壯,病蟲害也少。從目前來看,今年的小麥產量要比去年每畝多收一兩百斤。”種糧大戶周鳳木說,“高標準農田好管理,田塊大,便于耕種,能節約勞動力,無論是自己管理還是采用機械化作業都非常方便!
“我之前流轉了600多畝土地用于種植小麥。經過田塊規整和溝渠優化,在耕地總量保持不變的前提下,有效種植面積凈增了10余畝!狈N糧大戶吉興說,田塊調整后,今年又在當地流轉了300畝土地。
“目前,我們全鎮高標準農田面積已經達到5.6萬畝。”黃許鎮農業農村工作部負責人姜鵬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加大投入力度,推廣成功經驗,確保更多的農田能夠達到高標準,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貢獻力量。
“2024年,通過實施高標準農田項目,項目區土地流轉率達65%,較項目實施前增加了13%,項目區農業機械化率達到了91%。項目區農民純收入增加總額達到447萬元,人均節本增收234元!膘宏枀^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唐金花說。
千畝高產示范田激活15%增產潛能
近年來,旌陽區在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同時,還積極推進“天府糧倉•百縣千片”建設項目,依托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專業技術支持,開展小麥新品種試驗示范工作,打造小春糧油千畝級高產示范片區,讓“大田”變“良田”。
“今年我們在德新鎮、柏隆鎮建設小麥千畝高產片2個,在雙東鎮、新中鎮、黃許鎮、德新鎮等鎮建設油菜千畝高產片6個,加快推廣高產栽培技術,穩步提高了全區糧油生產能力,示范區核心技術覆蓋率達到100%!膘宏枀^農業農村局種植業股工作人員陳雪表示,力爭2025年小麥千畝高產片的整體產量高于全區平均水平15%。

旌陽區不斷科學有序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通過實施64個建設項目,建成高標準農田34.05萬畝,永久基本農田內建成高標準農田27.65萬畝,占永久基本農田面積的93.57%,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保護區范圍內建成高標準農田22.85萬畝,占全區“兩區”面積的94.66%,農田基礎設施條件不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顯著提升,有效推動全區糧食穩產增產,助推鄉村振興快速發展。
旌陽區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唐金花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優化農田基礎設施,提升農業科技含量,確保高標準農田持續發揮效益,讓農民的腰包更鼓,鄉村的面貌更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