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

首頁 > lyxw > 中新網四川

德陽旌陽:34.05萬畝高標準農田繪就農業好“豐”景
2025年02月25日 11:39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中新網四川新聞2月25日電 (姜強)近年來,德陽市旌陽區致力于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積極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截至目前,旌陽區已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34.05萬畝,有效助力糧食增產和鄉村振興。

  從“巴掌田”到“聚寶盆”的增收密碼

  近日,在德新鎮五星村的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內,農技人員與種糧大戶正在查看小麥的長勢,只見小麥莖稈粗壯挺拔,葉片濃綠肥厚,病蟲害跡象較少。小麥健康地拔節生長也得益于“田方土整、渠網配套、灌排自如”的高標準農田。

  高標準農田的建設,讓昔日的“巴掌田”變成了如今的“聚寶盆”,不僅解決農田碎片化、水利設施落后等問題,還能依托科學規劃和現代化管理,實現農田資源的高效利用和糧食的增產增收。

農技人員和種糧大戶查看小麥長勢。 旌陽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長勢很好,苗粗壯,病蟲害也少。從目前來看,今年的小麥產量要比去年每畝多收一兩百斤。”種糧大戶周鳳木說,“高標準農田好管理,田塊大,便于耕種,能節約勞動力,無論是自己管理還是采用機械化作業都非常方便!

  “我之前流轉了600多畝土地用于種植小麥。經過田塊規整和溝渠優化,在耕地總量保持不變的前提下,有效種植面積凈增了10余畝!狈N糧大戶吉興說,田塊調整后,今年又在當地流轉了300畝土地。

  “目前,我們全鎮高標準農田面積已經達到5.6萬畝。”黃許鎮農業農村工作部負責人姜鵬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加大投入力度,推廣成功經驗,確保更多的農田能夠達到高標準,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貢獻力量。

  “2024年,通過實施高標準農田項目,項目區土地流轉率達65%,較項目實施前增加了13%,項目區農業機械化率達到了91%。項目區農民純收入增加總額達到447萬元,人均節本增收234元!膘宏枀^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唐金花說。

  千畝高產示范田激活15%增產潛能

  近年來,旌陽區在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同時,還積極推進“天府糧倉•百縣千片”建設項目,依托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專業技術支持,開展小麥新品種試驗示范工作,打造小春糧油千畝級高產示范片區,讓“大田”變“良田”。

  “今年我們在德新鎮、柏隆鎮建設小麥千畝高產片2個,在雙東鎮、新中鎮、黃許鎮、德新鎮等鎮建設油菜千畝高產片6個,加快推廣高產栽培技術,穩步提高了全區糧油生產能力,示范區核心技術覆蓋率達到100%!膘宏枀^農業農村局種植業股工作人員陳雪表示,力爭2025年小麥千畝高產片的整體產量高于全區平均水平15%。

旌陽區科學有序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 旌陽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旌陽區不斷科學有序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通過實施64個建設項目,建成高標準農田34.05萬畝,永久基本農田內建成高標準農田27.65萬畝,占永久基本農田面積的93.57%,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保護區范圍內建成高標準農田22.85萬畝,占全區“兩區”面積的94.66%,農田基礎設施條件不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顯著提升,有效推動全區糧食穩產增產,助推鄉村振興快速發展。

  旌陽區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唐金花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優化農田基礎設施,提升農業科技含量,確保高標準農田持續發揮效益,讓農民的腰包更鼓,鄉村的面貌更美。(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五月天婷婷中文网站 | 一区二区欧美日韩高清免费 |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性爱网站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 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