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王代強 文/圖
“報告,彭州市龍門山鎮九峰村發生泥石流災害的可能性較大!”5月11日上午,一場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演練在成都理工大學進行,拉開了四川省2021年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宣傳周的序幕。
在當天的宣傳周啟動儀式上,省自然資源廳、共青團四川省委、四川省教育廳等共同號召全省數萬名志愿者、千名地質隊員、百名專家開展汛期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宣傳,不斷提升基層群眾識災能力和防災意識。

啟動儀式上,成都理工大學、四川礦產機電技師學院、核工業成都機電學校宣布成立“青春志愿·守護生命”地質災害防治志愿服務組織。在成都理工大學校內,還立體展示了“青春志愿·守護生命”志愿服務活動的各個環節,通過現場感受地質災害應急演練、專家授課、重大災害治理、裝備展示及重大科學實驗裝置參觀等方式,提升志愿者防災知識儲備。
四川是全國地質災害最為嚴重的省份之一。據氣象部門預測,2021年汛期旱澇災害交替,發生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風險較高,氣候狀況總體為一般到偏差,全省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仍將呈頻發、多發、高發態勢,其中,汶川、蘆山、九寨溝地震災區和川西大渡河中上游、雅礱江中下游河谷區地質災害發生量較常年偏多的可能性較大。
省自然資源廳日前印發的《四川省2021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明確,汛期(5月—9月)是全省地質災害的重點防范期,工程建設活動引發的地質災害以整個工程建設期為重點防范時段。重點防范區域包括全省176個地質災害易發縣(市、區),主要分為龍門山地區、九寨溝地震災區、川西高山峽谷地區、盆周山區、攀西地區等。重點防范對象為受地質災害威脅的城鎮、學校、醫院、集市、農家樂、景區和安置點、工棚等人口聚集區;靠山靠崖、臨溝臨坎和削坡建成的農村住房;在建公路、鐵路、水利、大型深基坑等各類重大工程項目及其附屬設施、棄土堆場等;鮮水河斷裂、安寧河—則木河斷裂、龍門山斷裂交匯處等地震重點防御區內的人員居住區及活動場所。
《方案》提出了八項防災措施,要求各地要嚴格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要求,把責任落實到點到崗到人;落實“管行業必須管地質災害”的剛性要求,嚴格落實行業監管責任;按照“隱患點+風險區雙控”新要求,全面推進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評價工作;進一步完善群測群防網絡,加快推進群專結合監測預警體系建設,確保預警信息及時傳遞到防災一線;統籌全域整治,推進重點項目實施;加強協調聯動,做好應急救援處置;及時補短強弱,細化汛期防災工作;加強培訓演練,增強防災減災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