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scxw > 川觀新聞

邊開采邊修復!四川設置礦山治理恢復基金制度
2021年08月17日 09:41 來源:川觀新聞 編輯:堯欣雨
分享到:

  川觀新聞記者 寇敏芳

  采礦和修復同時進行,四川礦產開發模式將實現“誰開發、誰修復,邊開采、邊修復”。日前,省自然資源廳出臺《四川省在建與生產礦山生態修復管理辦法》,對礦山生態修復工作進一步制度化,采礦權人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計提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基金計入企業成本,專項用于礦山生態修復工作。

  《辦法》明確,采礦權人在生產過程中應做到“誰開發、誰修復,邊開采、邊修復”,制定礦山年度生態修復計劃并按計劃逐年開展礦山生態修復,確保生態修復工程與礦產資源開采活動同步開展。新設立采礦權人應于取得采礦許可證后1個月內建立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賬戶;已開采礦山應在《辦法》施行之日起1個月內建立或完善基金賬戶。服務年限在3年以下(含3年)的礦山,在設定基金賬戶后,對修復總投資額一次性計提,存入基金賬戶;服務年限在3年以上的礦山,對修復總投資額可分期計提,存入基金賬戶,第一次計提數額不得少于總投資額的20%,余額按年度分攤。礦山關閉前一年完成全部基金計提。

  《辦法》明確,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主要用于預防、治理因礦產資源勘查開采活動造成的礦區地面塌陷、崩塌、泥石流等。采礦權轉讓的,原采礦權人已經計提的結余基金以及未履行完成的礦山生態修復義務,由原采礦權人與受讓人在轉讓合同中約定。轉讓后,受讓人應當繼續按規定計提基金。各級自然資源部門按照“雙隨機、一公開”的方式,對采礦權人履行礦山生態修復義務情況開展隨機抽查,每年抽查比例不少于其登記權限范圍內在建與生產礦山的10%。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在线v日本 |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一区 | 婷婷六月亚洲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线路一在线观看 | 日韩网站免费大片在线看 |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