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程晨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丹)全省累計建成32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8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命名總數位居全國第三、西部地區第一,僅次于浙江、福建……這是記者近日從生態環境廳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的消息。
各地創建熱情高,首個地級城市整體獲得命名,命名數量逐年遞增,創建梯隊基本形成……這是我省生態文明示范創建呈現出的特點。創建過程中,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十分重視,巴中市率先整體建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走在全省前列。
目前,我省生態文明示范創建梯隊基本形成,已有7個市州、121個縣(市、區)制定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規劃,省政府命名一批省級生態縣,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創建奠定基礎。
下一步,我省將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積極培育,科學引導推動各地找準創建的途徑和模式。對成功創成省級生態縣且生態環境保持優良、發展質量持續提升的地區,優先支持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對生態資源優勢突出、“兩山”轉化成效顯著的地區,優先支持創建“兩山”實踐創新基地。
記者了解到,我省將持續推進已獲得命名的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兩山”實踐創新基地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加強創建經驗與成效的總結和宣傳,增強已獲命名的縣(市、區)示范引領作用。
“創建成功不代表一勞永逸。”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我省將把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創建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和抓手,著力在提檔升級、強化示范上下功夫,每3年開展一次復核,做到動態管理、有進有出,不斷擦亮生態文明示范創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