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首屏新聞成都2月2日訊(記者 夏婉琳)近日,四川省資陽市第1號田長令《關于加強耕地用途管制的令》(以下簡稱《田長令》)正式發布。據悉,這是自去年6月四川省委辦公廳、四川省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關于全面推行田長制的意見》后,四川省第一個發布田長令的市(州)。
《田長令》從八個方面進一步嚴格耕地用途管制,嚴格實行耕地年度“進出平衡”,確保年度現狀耕地面積較上年度現狀耕地面積不出現凈減少。
嚴保護:
明確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四個“嚴禁”
明確一般耕地管理五個“不得”
《田長令》明確,永久基本農田現狀種植糧食作物的繼續保持不變,現狀種植棉、油、糖、蔬菜等非糧食作物的可以維持不變,也可以結合有關政策引導向種植糧食作物調整。嚴禁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發展林果業和挖塘養魚,嚴禁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種植苗木、草皮等用于綠化裝飾以及其他破壞耕作層的植物,嚴禁占用永久基本農田挖湖造景、建設綠化帶,嚴禁新增占用永久基本農田建設畜禽養殖設施、水產養殖設施和破壞耕作層的種植業設施。
《田長令》還明確,一般耕地主要用于糧食和棉、油、糖、蔬菜等農產品及飼草飼料生產,在不破壞耕地耕作層且不造成耕地地類改變的前提下,可以適度種植其他農作物。不得在一般耕地上挖湖造景、種植草皮,不得擅自擴大退耕還林還草還濕還湖規模,不得違規超標準在鐵路、公路等用地紅線外,以及河渠兩側、水庫周邊占用一般耕地種樹建設綠化帶,未經批準不得占用一般耕地實施國土綠化,未經批準工商企業等社會資本不得將通過流轉獲得土地經營權的一般耕地轉為林地、園地等其他農用地。
重管控:
嚴格要求落實耕地年度“進出平衡”
切實加強耕地“流入”“流出”管理
《田長令》堅持耕地源頭管控,堅持“以進定出、先進后出、進大于出”的原則,嚴格落實耕地年度“進出平衡”,確保年度現狀耕地面積不凈減少。
《田長令》明確每年2月底、6月底,鄉鎮人民政府要將屬地本年度擬流出耕地的規模、布局、時序,落實擬恢復耕地面積和位置等匯總形成耕地“進出平衡”意見,向縣級人民政府提出申請。每年 3月中旬前、7月中旬前,由縣級人民政府組織自然資源、農業農村、林業、發展改革、水務等部門對擬轉為其他農用地及農業設施建設用地的必要性和規模、區位的合理性,以及擬恢復耕地的可行性進行充分論證,合理確定耕地年度“進出平衡”規模、布局并上圖入庫,認真編制縣級耕地年度“進出平衡”總體方案并及時報市人民政府審批。
此外《田長令》切實加強耕地“流入”管理,從嚴管控耕地“流出”管理。根據年度國土變更調查結果,結合生態環境保護和農民意愿等情況,認真開展可恢復耕地的地類調查評價,建立完善耕地恢復后備資源數據庫。同時,鼓勵優先使用難以長期穩定利用和質量較低、零星分散的耕地。涉及符合規定占用耕地實施國土綠化(含綠化帶),將耕地轉為農業設施建設用地,將流轉給工商企業等社會資本的耕地轉為林地、園地等其他農用地,新建水利水電工程中水庫淹沒區形成的水庫水面涉及占用耕地的,以及其他改變耕地地類且符合耕地“進出平衡”政策要求的情形,必須納入耕地“進出平衡”總體方案審批,未經批準不得擅自實施等。
看落實:
建立健全市、縣、鄉、村四級田長制責任體系
主動公開田長制責任人和責任事項 接受社會公眾監督
“目前我們已建立健全市、縣、鄉、村四級田長制責任體系,設市級田長9名、縣級田長109名、鄉級田長 810名,統一制發《田長巡田工作手冊》1500冊、《田長巡田記錄本》20000冊,壓緊壓實耕地保護主體責任。”據資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落地落實村級“一長兩員”責任,設村級田長 2300名、網格巡視員1150名,將全市耕地劃分成1172個責任單元,網格化全覆蓋嚴格耕地管護。“確保每個網格耕地有人管理、有人保護。”
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資陽市將聚焦全面推行田長制,建立完善田長制相關配套措施和機制,構建落實四級田長責任體系并實質化運轉。開展常態化田長巡田督導及專項工作監督檢查,嚴格按照年度考核要求做好對各級田長的考核。制定統一的田長公示牌,主動公開田長制責任人和責任事項,接受社會公眾監督。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和宣傳手段,大力宣傳田長制政策,增強全社會關注耕地、保護耕地意識,形成耕地保護強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