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王培哲
截至目前,四川省累計完成水權交易10宗,交易水量1467.02萬立方米,交易金額257.3萬元。這是記者從4月26日舉行的全省水權水價改革工作會上了解到的。
2022年初,四川啟動水權水價改革,將水資源作為一種“商品”,探索制定交易規則,提升全社會用水效率。一年來,四川針對有高質量用水需求的成都經濟區、工程性缺水的川中川南地區、水資源經濟價值較高的攀西地區等重點區域,開展了系列改革試點,形成了具有示范意義的典型試點,確立了水權水價改革“3+8”試點示范框架。
所謂“3+8”試點示范框架,即省級重點抓安寧河流域、都江堰灌區、引大濟岷工程等3項水權水價研究,指導有關市州及廳直有關單位開展威遠河流域、玉溪河灌區、人民渠二處灌區、攀枝花市勝利水庫及灌區、內江市威遠縣河口水庫、宜賓市南溪區馬耳巖灌區、攀枝花市仁和區、瀘州市瀘縣等8個試點項目。11個試點項目涉及流域、灌區、水庫、區域等4類試點類型。
從試點成果看,引大濟岷工程新增水量的用水權研究已有初步成果,為工程資本金籌集提供了重要支撐;威遠河流域的區域水權、取水權、灌溉用水戶水權已經確定,糧食生產和基本生態的用水得到優先保障;安寧河流域將水權分配具體到縣,部分地區農業水費實收率達到100%。
進入水權水價改革第二年,水利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改革將從江河流域水權分配、引大濟岷水權水價研究和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等方面展開。其中,四川將加快建成分類分級分檔的農業水價形成機制,建立水利工程穩定的投入回報機制,實現以工補農、以經補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