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野生動植物資源監測工作”“開展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年度監測”“推行陸生野生動物致害保險制度”……近日,全省各市(州)林長接到了一份“任務書”,隨之而來的,還有一張“問題表”。
根據省林長辦印發的《關于全面推行“三單一函”強化林長巡林履職的通知》,今年起,全省各市(州)林長將帶著重點任務清單、重點問題清單去巡林,并根據重點問題,逐項建立整改反饋清單,遇到“頑疾”,還要發出《工作提示(督辦)函》。
看任務:
關注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
省級、國家級林業園區建設提上日程
“有了‘任務書’,今年的工作思路更清晰了。”自貢市林長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此次各市(州)林長接到的“任務書”,圍繞國土綠化、資源保護、自然保護地體系、野生動植物保護等方面展開。省林長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任務是各市(州)林長辦依照當地林業工作實際,結合特色產業等方面制定的。
以成都市為例,推動9種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建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自然保護小區被列入今年的“任務書”。成都市林長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成都對單瓣月季花、傘花木、距瓣尾囊草等9種極小種群野生植物進行了“摸底”調查,今年,將督促各地抓緊時間收集種質資源開展繁育工作。
在保護珍稀野生動植物的基礎上,各市(州)還將根據實際情況,探索完善自然保護地體系。今年,圍繞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德陽市提出建立健全巡護監測體系;雅安市要求開展珍稀物種遷地保護和野化放歸,修復200畝受損棲息地、建設10公里生態廊道;成都市提出設立不少于600個生態崗位。
打牢基礎,也要盤活資源。今年,攀枝花、眉山、廣元、遂寧、內江等地的“任務書”中都提及申報現代林(草)業省級培育園區,宜賓長寧縣和興文縣兩地的竹產業園區還將申報創建國家林業產業示范園區。
省林長辦相關負責人解釋,除了利用園區發展林草中藥材、木本油料、花卉等產業,我省各地還將生態旅游節慶活動作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重要方式。阿壩州今年計劃舉辦7場花卉(果類)、紅葉生態旅游節慶活動,巴中市也將舉辦第二十一屆光霧山國際紅葉節,同時加快建設米倉山省級森林康養度假區。
找漏洞:
關注森林督查問題整改
野生動植物保護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問題表’一針見血,接下來我們計劃用好‘督辦函’這一工具,逐項銷號。”瀘州市林長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翻開各市(州)2023年林長巡林重點問題清單,“缺口大”“動作慢”“不規范”等關鍵詞頻頻出現。省林長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部分問題是督查發現的,如2022年森林督查發現的違法使用林地的情況。還有部分問題是尚未解決的,如規劃修訂進度滯后、資源普查速度緩慢等。
以2022年森林督查發現的情況為例,部分市(州)存在礦山、經營性項目違法違規占用林地的問題,部分市(州)針對臨時占用林地的后續監管不足。今年的“問題表”中,還罕見地“點名”個別地方主動發現森林資源破壞案件的能力不強,去年有半數案件來自國家森林督查。
為了推動問題解決,省林草局日前印發《四川省打擊毀林毀草專項行動工作方案》,督促各地嚴厲打擊毀林毀草行為、清理糾正違法違規政策文件、全面回收林草資源,專項行動將持續至今年12月。
此外,在野生動植物保護方面,部分市(州)野生動植物資源調查監測未實現全覆蓋、成果不足,部分市(州)外來入侵物種普查工作進度緩慢。“問題表”明確指出其原因,如資金和專業技術人才缺乏、缺少相關管理辦法等。
省林長辦相關負責人表示,除了開展專項行動,我省還通過林長制會議、部門協作和督查考核等制度,督促各類問題的整改落實,并提醒各市(州)林長辦運用《工作提示(督辦)函》,推動解決難點堵點問題。“比如資金、人才等方面的問題,需要聯合財政、人社等部門共同想辦法。全面推行‘三單一函’的目的,是讓各級林長巡林前有計劃、巡林中有要求、巡林后有反饋,持續開展跟蹤問效,確保問題‘動態銷號’。”(記者 王培哲)
(來源:四川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