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月11日電 (杜成)11日下午,由四川省工商聯編制的《四川省民營企業社會責任報告(2023)》在成都發布。據悉,該報告共采集有效樣本1819份,涵蓋全省21個市(州)和18個行業,呈現出“區域分布全面、行業涉及廣泛、大中型企業多”等特點。
報告顯示,四川民營企業履責水平穩步提升。自2020年以來,四川民營企業社會責任發展指數從523.1分上升至537.4分。2023四川省民營企業社會責任領先企業中,70%的企業有明確的社會責任目標和實施方案,84%的企業將社會責任理念融入企業的戰略規劃和組織管理中。四川民營上市公司ESG平均得分為558.1分,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多數民營上市公司建立了ESG治理體系。
四川民營企業積極融入全省社會、民生發展,在參與調研的1819家企業中,77%的企業通過具體措施來落實員工福利待遇、增進員工福祉,76%的企業采取靈活多樣的措施促進就業,64%的企業參與了抗震和抗高溫等突發自然災害,28%的企業參與水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領域的綠色能源開發,另有138家企業參與了2023年成都大運會,為促進四川社會民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報告稱,四川民營企業大力助力鄉村振興和欠發達縣域發展。截至2023年12月26日,全省13137家民營企業、409家商(協)會結對幫扶9464個村,實施“興村”項目15794個,累計投資到位資金827.2億元,解決就業85705人。同時,已有82家民營企業、78家商(協)會結對幫扶39個欠發達縣域,積極助力欠發達縣域振興發展。
據了解,四川民營企業社會責任領先企業在關愛員工促進就業方面,幫扶困難員工總金額為1264.8萬元,82%的企業參與過“民營企業招聘周”“金秋招聘月”“民企高校攜手促就業”等招聘活動;在慈善捐贈方面,捐贈總額為1.5億余元,有5家企業捐贈金額超千萬元;在助力鄉村振興方面,52%的企業有專職部門負責鄉村振興工作,消費幫扶和就業幫扶是參與鄉村振興的主要方式,展現出領先企業的大格局與大擔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