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省人大獲悉,《四川省公共圖書館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已經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修訂通過,將于7月1日起施行。
為了活化、創新利用我省公共圖書館資源,推動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務高質量發展,《條例》明確,應依托本地自然文化資源、紅色資源等共建圖書館或者閱讀服務網點,提供相關的文獻信息資源。公共圖書館的投入,應納入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本級預算中,應當推進公共圖書館服務均衡發展,對革命老區、脫貧地區、民族地區、盆周山區公共圖書館事業給予重點扶持。
在《條例》中還明確,要鼓勵和支持發揮科技在公共圖書館建設、管理和服務中的作用,加強公共圖書館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建設,推動運用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和傳播技術,創新服務方式,提高服務效能。
為推進川渝地區公共圖書館一體化建設,《條例》提出,加強在數字資源共建共享、古籍保護利用、閱讀推廣和社會教育活動等方面的合作協作,支持公共圖書館參與跨省聯盟。為推動公共圖書館跨區域協同發展、互聯互通,通過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的“一卡通”服務平臺,實現川渝地區讀者信息互認、圖書通借通還、資源共建共享。
在古籍保護上,《條例》明確,公共圖書館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加強館內古籍的保護利用,采用數字化、影印或者縮微技術等推進古籍的整理、出版和研究利用;挖掘古籍時代價值,提供古籍知識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條例》還明確,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向公共圖書館捐贈,并依法享受稅收優惠。鼓勵和支持學校圖書館、科研機構圖書館以及其他類型圖書館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記者 李霞)
(來源:成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