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羅軒 攝影報道
眼下,正是車厘子的熱銷季,看著市場上火爆銷售的車厘子,邱興堂心里既高興又著急。高興的是人們對于車厘子的喜愛,著急的是自家的車厘子絕大部分都無法變成產品入市。
近日,四川達州返鄉創業農民工邱興堂向封面新聞求助,由于今年雨水較多,自己在達州金石鎮580多畝車厘子基地,雖然前期長勢很好,但絕大部分都裂了口,爛在了樹上,根本沒辦法變成產品入市銷售。
返鄉創業 誓要在達州種出車厘子

邱興堂的車厘子基地
邱興堂,是達州市通川區碑廟鎮人。2016年,常年在外打工的他和弟弟看到家鄉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內心也萌生了返鄉創業的想法。回鄉做什么?邱興堂再三思索,結合自己多年打工的領域,最終將目標鎖定在種植車厘子。
“我剛開始準備種車厘子,遭到了很多反對的聲音,都說達州的氣候不適合。但我不相信,我想在深圳我們都能種出各種蔬菜,為什么達州就不能種出車厘子呢?”邱興堂說,我在心里暗自發誓,一定要在達州種出來,讓達州人吃上本地的車厘子。

邱興堂查看爛果
2016年10月,邱興堂最開始選擇離城更近的蒲家鎮建設車厘子基地,經過兩年的發展,情況很不樂觀。曾經作為一名軍人的邱興堂,內心有一股不服輸的韌勁和倔強。
于是,2018年,他將自己的車厘子基地重新選址到海拔更高、氣候更冷的金石鎮金山村。這一次,證明他的選擇是正確的。經過兩年多的發展,2021年,車厘子全面掛果,長勢非常喜人。
全面掛果 卻因雨水太多爛在樹上

爛在樹上的果子
經過在家鄉四年多時間的車厘子種植,邱興堂前前后后總共投入了近800萬元。今年,全面掛果、長勢喜人的車厘子讓邱興堂看到了希望,也證明自己的選擇和堅持是正確的。
不料,老天卻給邱興堂開了一個玩笑。今年春天,陰雨天氣太多,太多的雨水讓他的車厘子遭遇天災。絕大部分車厘子由于長期被雨淋而裂了口,最后還未完全成熟就爛在了樹上。
看著爛在樹上的車厘子,邱興堂非常心痛:“按照每畝產出2000斤,市場價格20元一斤計算,今年的損失高達兩千多萬。眼看著五年的投入總算有點回報了,沒想到今年還要繼續虧著走。”

大棚里的果子紅彤彤
幸好,在邱興堂的基地里,有5畝搭建了大棚的車厘子,紅彤彤的果子,非常惹人喜愛,吸引了不少慕名而來的市民采摘。邱興堂說:“只是這5畝才沒有遭殃,今年大概可以賣20多萬元。”
求助:能否幫助搭建大棚
為什么只有5畝地的車厘子才搭建了大棚?邱興堂表示,一是沒想到今年雨水這么多,這5畝地的大棚只是作為試驗;二是因為搭建大棚的成本太高了,一畝地大概在3萬元左右,由于前期投入太大,也沒有足夠資金投入。
“今年,無論如何要想辦法多搭建點大棚,這樣才能保證明年車厘子的品質,才能真正讓掛在樹上的果子變成產品入市銷售。”邱興堂說,我們返鄉創業真的不容易啊,前面幾年的投入一直都是虧起的。所以,我們想向農業部門求助,看看有沒有專項的涉農資金,可以幫助我們一下,幫我們把大棚搭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