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訪問
。
“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五毒” 泛指蝎子,蜈蚣,毒蛇,壁虎、蟾蜍。這五種有毒的動物在端午節前后,都會出現蠢蠢欲動的狀態。連日來,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城北急診科已經收治了8名被蛇咬傷的傷者。
6月3日晚上8點左右,51歲的王阿姨在廚房給孫子沖奶粉,突然不知道從哪里竄出一條毒蛇,還沒有反應過來,王阿姨的左腳就被毒蛇“偷襲”一口。
“我當時穿著拖鞋,咬到我的腳踝,當時就流血了,很痛,沒一會就腫了起來。”王阿姨說。隨后,王阿姨在家里找到一根繩子綁在左小腿近心端,并在家人的陪同下到當地診所進行了相應處理,途中出現惡心、嘔吐、頭昏等癥狀,休息片刻后返回家中。
6月4日中午,王阿姨左腳腫脹蔓延到左膝蓋附近,疼痛感也加重,為求進一步治療,王阿姨來到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急診科。
“傷者到達醫院時,距離被蛇咬傷已經過去了個8個小時,左腳腫脹明顯,我們立即對她進行了局部消毒、擴創引流、注射抗蛇毒血清、蛇咬傷處負壓引流、醫院特制中藥外敷……”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急診科醫生胡承剛介紹。
除了王阿姨,端午前后,瀘州還有7名因在家干農活、散步、砍柴等原因被毒蛇偷襲入院的傷者。好在及時送醫救治,目前8名傷者病情先后得到了控制,其中6人已經出院。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急診科主任林勇副教授提醒:全球每年估計有200萬次蛇咬傷,至少10萬人不幸身亡。
林勇介紹,每年的5月到9月,是蛇咬傷的高發時期,端午前后,毒蛇活動更加頻繁,被毒蛇咬傷的患者數量也達到一年的“巔峰”。
在瀘州,主要以蝮蛇為主,常見的毒蛇是原矛頭蝮蛇、短尾蝮蛇、竹葉青、絞花林蛇等。古藺地區毒蛇種類最多,包括蝮蛇、竹葉青等。最高發的地區主要集中在古藺、敘永,當然合江與瀘縣也較多,因為山地多,植被茂盛,蛇的數量多,咬傷的概率大。
提醒:不要主動招惹蛇
入夏后,瀘州氣候悶熱潮濕,大家出行一定要多加注意,特別是在夜間、植被茂盛的地方及鄉間田地里等。行走在草地或者灌木地帶時,要手拿竹竿隨時撥動幾下,打草驚蛇;遇到蛇也不要慌張,一般情況下,蛇不會主動攻擊人,只有在被驚動的情況下它才會進行攻擊。
大家遇到毒蛇,一定不要去挑逗、驚擾它。如果被蛇咬傷,千萬不要用嘴巴去吸毒液,因為毒素可能會由口腔黏膜吸收,傷及施救者。
記住:被蛇咬傷,如何急救?
被毒蛇咬傷,不要驚慌,也不要喝酒,避免毒液擴散。
被蛇咬傷后現場急救八個字:冷靜、結扎、沖洗、排毒。
冷靜:指被蛇咬傷后不要驚慌,忌亂跑,以免血液循環加快毒素吸收。
結扎:指蛇傷后可用茅草、布條在傷口上10-15cm處結扎,以阻礙靜脈回流,減慢毒素的吸收,但不可長時間的結扎,以免患肢缺血壞死,以30分鐘左右松解一次為宜。
沖洗:用大量的清水反復沖洗傷口。
排毒:在以上三點的基礎上盡力擠壓傷口,以排出毒血。
經過以上的處理雖可祛除一部分的蛇毒,但不可輕視,必須盡快送到蛇傷專科醫院進行治療。
溫馨提示:條件容許的情況下,被蛇咬傷后,可拍照記錄蛇長什么樣子,這樣有利于醫生更好更快地采取治療方案。
汪建英 代旭鋒 封面新聞記者 徐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