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疑人DNA信息比中后,成都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技術處DNA實驗室民警白小剛一下坐在凳子上,恍惚遲疑間,眼圈發紅。民警李慶慶從20樓實驗室一口氣沖到16樓,面對其他人疑惑的目光,他激動地說:“是他!是他!1224嫌疑人比中了!”
15年前的冬天,成都邛崍高埂鎮裕民路發生一起殺人縱火案,三人殞命。
15年后的冬天,在西藏丁青縣,現年45歲的嫌疑人徐某輝落網,這樁命案積案終于告破。
15年來,嫌疑人亡命天涯,民警追兇不斷。隨著技術偵查手段的不斷更新,憑借僅有的生物痕跡,在省、市、縣三級公安的不斷努力下,終將嫌疑人捉拿歸案。
15年追兇不止
387本摸排筆記保存完好
董銳從當年卷宗和辦案民警的手記及同事們的講述中得知,案發當天,高埂鎮裕民路起了很大的霧,能見度僅有10余米。
案發地地理位置偏僻,現場周邊無監控,加上案發時間為深夜,一時間無法為偵查工作提供明確線索。受限于當時的技術偵查條件,民警們只能通過傳統的走訪著手調查工作。
對案發現場進行分析后,民警初步刻畫出嫌疑人的肖像——應是一名年齡在16至50歲之間的男性單獨作案,身體健碩,極有可能具有前科,會駕駛摩托車。
當時,邛崍市公安局共有民警300余人,共派出200余人現場走訪調查。辦案人員從案發現場周圍5公里,擴大到15公里范圍,再擴大至30公里范圍,涵蓋邛崍周邊的崇州、大邑、新津、蒲江等縣市。
“在劃定范圍內,我們通過人工排查,一個人一個人進行見面,采集信息,與現有的證據進行碰撞對比。”董銳介紹,案發后的三個月時間,辦案人員共對約1.5萬人進行了排查,遺憾的是,未能有所進展。此后的10余年間,辦案人員也從未放棄此案,持續對線索人員進行摸排。摸排信息都被記錄在辦案人員的筆記本中,而這樣的筆記本,在邛崍共有387本,摸排總人數近3萬人。
2020年公安部開展命案積案攻堅行動后,該案被列為部級督辦案件。同年12月24日,公安部命案積案攻堅督導組主要負責人率隊督導該案,偵查工作持續加碼。
DNA技術助力
嫌疑人范圍從大海縮小到湖
擔任這起重大殺人案DNA鑒定任務的,是成都市公安局物證鑒定所DNA實驗室。
命案發生的2006年,民警白小剛29歲,李慶慶27歲。通過現場勘驗,他們獲得了嫌疑人的若干個普通數據。在當年進行了約1000人大范圍比對工作后,還是未能找到案犯。
隨著檢驗技術的不斷進步,白小剛和整個實驗室在2010年、2014年、2017年,根據行業內的要求用不同的實驗技術將數據擴展,這樣能夠更加準確地開展個人信息判斷。
2009年,白小剛收了徒弟夏昱,師徒倆沒事就和李慶慶討論這個案件。有時候白小剛會說:“感覺這個案犯就在不遠的地方,可是就是找不到他。”
這種感覺總是會讓白小剛反復查看那些個體信息特征點,有時候他閉上眼睛,滿腦子的數據。
2017年,更新了檢驗方法的白小剛開始梳理整個實驗室的陳舊樣本,他把方案拿出來全科室討論,然后反復論證后上機,終于新擴增出多個信息特征。
激動之余,這個已經40歲的人很清楚,就是僅憑這些特征,還是無法有效地搜索到嫌疑人的精確信息。抓到他到底還要多久?白小剛經常問自己。
眼看著檢材越來越少,白小剛心里開始擔憂。2020年在命案積案攻堅行動中,白小剛在公安部、省廳的指導下將僅剩的一點點檢材檢驗,個人信息特征數據再一次得到擴充。
今年9月30日,已經將位點信息刻在腦海里的白小剛看到了數據庫更新的一條信息,他按捺住激動的情緒,和李慶慶、夏昱將數據背靠背核查。
很遺憾,最終比對結果不是犯罪嫌疑人,但這條信息就相當于把當初的汪洋大海縮小到了一個湖。實驗室內,大家沒有泄氣,彼此鼓勵。
因口角發生糾紛
嫌疑人先殺人后毀尸滅跡
11月4日,DNA數據比中,疑似找到了嫌疑人的家人,真兇浮出水面。
當實驗室結果出來的瞬間,白小剛、李慶慶不敢激動不敢說話,曾經那種與結果擦肩而過的心情讓他們不免擔心,萬一不是呢?
在兩人分別經過五遍的確認后,那一眼對視,讓白小剛一下坐在凳子上,眼圈發紅,大腦一片空白,半天都沒說出一句話。
李慶慶從20樓實驗室一口氣沖到了16樓,面對其他人疑惑的目光,他聲音顫抖著說:“是他!是他!1224比中了!”
“做了很多命案積案,但沒有一件案子帶給我的高興這么多。”白小剛如釋重負,心里積壓多年的石頭終于落地。
根據研判,現年45歲的徐某輝具有重大作案嫌疑。他曾因搶劫入獄,于2003年刑滿釋放,性格偏激易怒,有酗酒、嫖娼、賭博等惡習。2007年初,案發不久,徐某輝突然攜妻外出務工。直到去年年底,徐某輝到西藏丁青縣務工至今。
鎖定嫌疑人后,抓捕迫在眉睫。11月初,專案組成立抓捕隊,9位民警驅車前往千里之外的西藏丁青縣開展抓捕。
經過前期工作,辦案民警發現,徐某輝在丁青縣某菜市場內一凍貨店從事送貨工作。鎖定具體地點后,從8日晚開始,抓捕隊員開始了蹲守。
高原的冬天已經十分寒冷,夜里的溫度降至零下十余攝氏度,抓捕隊員分布在菜市場的不同出口進行蹲守。
11月9日10點過,徐某輝送完一批貨物,返回市場店鋪時,抓捕隊員迅速行動,將其控制。“抓捕時,他表現得非常鎮定。”董銳說,在民警亮明身份后,徐某輝并未進行過多的抵抗。經過審訊,他對15年前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據介紹,當年,徐某輝與案發店鋪的一名女子發生口角糾紛,現場將其殺死,店內另外兩人目睹現場后,徐某輝又采取了滅口的方式,再連殺兩人。為了毀尸滅跡,他放火燒了店鋪。
董銳透露,多年來,徐某輝幾乎一直躲藏在外。做過保安,當過工廠工人,當過小工,主要以體力活謀生。
“就像一個包袱卸下來了。”董銳說,將嫌疑人成功控制,銬上手銬后,當時心里的石頭像是落了地,心情一下就釋放了。嫌疑人被順利捉拿歸案,董銳將好消息告訴了已經退休的“大師傅”李志飛。“他聽了之后,給我發了一條信息,說謝謝你們。他也給我說,喝了點酒,也哭了。”董銳說。
現任成都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技術處管理室主任左力行是當年負責現勘的民警,他感慨道:“15年了,案子久偵未破,自己一直都在關注這個案子,當得知比中嫌疑人之后,我作為參戰的民警真的非常高興,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記者 戴竺芯 鐘曉璐 茍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