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29日電(吳平華 侯敏)近日,家住成都市青羊區65歲的楊大姐,因為反復頭暈兩個月,到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就診,神經外科吳春苗醫生為楊大姐開具核磁共振提示為顱內動脈瘤。住院后進一步檢查確診為左側頸內動脈眼段動脈瘤。
大腦作為人體的“司令部”,其內部如果隱藏著“不定時炸彈”,后果之嚴重不言而喻。腦動脈瘤一旦破裂,會導致顱內出血,致死率、致殘率極高,后果極為嚴重。據介紹,腦動脈瘤可能出現在任何年齡段,但在40~60歲的中年人群中尤為常見。值得注意的是,女性的患病率高達男性的1.6倍。
病情確診后,吳春苗醫生專門和楊大姐進行了溝通,告訴她動脈瘤與傳統腫瘤完全是兩回事。動脈瘤是顱內動脈局部的異常擴張,通俗地講,動脈管壁就像自行車的內胎,所不同的是動脈內充滿的是血液,車胎內是氣體。如果內胎局部有磨損,充氣時就會在磨損處鼓包,破裂時就會漏氣。同樣原理,動脈壁薄弱處受血流沖擊也會鼓包,這就是所謂的動脈瘤。動脈瘤一旦破裂,會危及生命。
為了徹底解決楊大姐的難題,吳春苗團隊為其進行了左側頸內動脈眼段動脈瘤支架輔助彈簧圈栓塞術。該手術采取介入方式,屬微創手術,具有并發癥較低,恢復快等優點。術后第一天,楊大姐就能下床活動,并進食流質飲食,術后第三天順利出院。
顱內動脈瘤發病率為3%-8%,破裂的顱內動脈瘤是蛛網膜下腔出血(SAH)的首位原因,常常導致嚴重癥狀甚至死亡。數據表明:10%-15%的患者發病后在運送過程中死亡,超過50%的患者在出血后兩周內死亡,30%的患者留有中度或重度殘疾。
對此,吳春苗醫生提醒:出現頭痛頭暈、視力下降、視物重影甚至肢體運動感覺異常這些癥狀的患者,必須及時就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