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6月24日電 (吳平華)“有乘客暈倒了,請問有沒有醫生?……”近日18時20分許,在從成都飛往伊犁的航班上,廣播里突然傳來空乘人員的緊急呼叫。原本寧靜的氛圍,頓時變得緊張起來。

聽著廣播里焦急的聲音,68歲的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骨科一級專家、主任醫師李康仁迅速起身。“別著急!我是醫生!”說話間,他快速向事發地走去。只見衛生間旁一名年過七旬的老年女性乘客癱倒在地,面色蒼白、大汗淋漓。
“先騰出周圍空間讓患者躺平,減少血壓波動、保持呼吸道通暢。”李康仁在和空乘人員聯手做好第一步搶救措施后,迅速跪在患者身側就患者的呼吸、脈搏、意識等情況進行了初步檢查,發現該患者的各項體征都較弱。
結合心率、血氧飽和度監測及向家屬詢問病史后,李康仁和另一位趕到協助的醫務人員初步考慮該患者為體位性低血壓,而后利用機上配備的氧氣等為其開展了基礎治療。半個多小時后,這位女性乘客的呼吸、心跳、脈搏等情況趨于平穩,面色也逐漸由蒼白轉為紅潤。在后續航程中,大家依然密切關注其病情變化,持續提供醫療幫助。
“如果不是碰到你們,真的不曉得該咋辦了,太感謝了!”飛機抵達時,獲救乘客的狀態已基本回復正常,家屬章先生向及時出手幫助的李康仁等人表達了由衷的感謝。
“不用特別感謝,救死扶傷是我們的天職。”從醫46年的李康仁表示,“大醫精誠,厚德積善”不僅是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院訓精神,也是醫者的從業初心和責任擔當。他相信,作為一名醫護人員,無論何時何地,只要聽到救治需求肯定會第一時間站出來發揮專業精神為生命保駕護航,“看到患者重獲健康,就是醫者的幸福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