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8月13日電 (記者 劉忠俊)8月13日,成都軌道交通10號線三期武侯祠站沿街圍擋順利拆除完成、還路于民。此次退圍總長度約1000米、退圍面積13500平方米,武侯祠大街交通恢復暢通,為后續車站機電施工打下了堅實基礎。

據了解,武侯祠站作為成都軌道交通10號線三期的重點站,將整合文化資源、突出特色空間營造,站內打造了一個長達200米的無柱式景觀段,巧妙地將現代建筑藝術與三國文化IP相結合,展現成都的歷史底蘊和現代風貌。“站內裝飾融入了諸葛亮、蜀漢英雄事跡等天府文化的場景元素和故事,設置了觀光平臺,讓乘客在享受便捷出行的同時,也能沉浸式感受濃厚的歷史文化氛圍。”10號線三期項目負責人稱。
由成都軌道集團建設、中鐵城投總承包、中鐵北京工程局承建的成都軌道交通10號線三期武侯祠站,主體全長533米,標準段寬度20.9米、基坑深26.7米,為地下三層設計,共設置11個出入口、5個安全出口及3組風亭。

武侯祠站施工段位于交通密集區域,周邊分布著武侯祠、錦里等眾多景點以及一二環路等城市主干道,地下管網復雜、建筑物密集,施工場地極為有限。參建單位通過“螞蟻搬家”施工策略,克服重重困難,推進工程進度。2023年5月,提前66天實現盾構全線貫通,2023年10月,提前82天實現主體結構封頂,隨后轉入附屬結構施工階段。
圍擋設置中,建設團隊緊貼基坑擋土墻設置圍擋,盡可能地縮小施工范圍,將困難留給自己、便利帶給市民。打圍過程中采用“蓋挖、半蓋挖順做法”進行施工,以“圍一點、干一點、恢復一點”的動態措施,用“螞蟻搬家”的堅韌,一點點地在最小施工范圍內完成土建施工,確保基坑挖到哪里就打圍到哪里,最大限度縮減打圍面積。4年間52次大小路口換邊與642次圍擋拆裝,是建設者們對城市生活細膩地體察與尊重,是對每一名通行者的耐心傾聽與理解。 “退圍期間投入超過60名施工人員,僅用一個晚上就快速拆除了覆蓋武侯祠橫街至通祠路約400米路段的圍擋,讓城市功能得以迅速恢復。”退圍還道過程中,建設團隊與相關單位緊密協作,保障市民通行順暢。

目前,正值暑假旅游高峰期,圍擋的拆除為武侯祠等景區周邊注入了一絲暢快與活力。“圍擋的快速拆除對商業經營帶來了積極作用,期待地鐵開通進一步吸引更多人。”居民李女士稱,地鐵線路的完善為居民提供了更多出行選擇,雖然施工期間帶來了一定的不便,但相信未來會更加方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