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9月10日電 (吳平華 唐冰潔)69歲的錢婆婆歷經了十年與耳部疾病的艱難抗爭。十年前,毫無明顯誘因,錢婆婆開始出現左耳流膿、聽力下降,近年來更是出現了聽力下降加重并且還出現了頭暈、偶發眩暈以及惡心嘔吐的癥狀,令她極為痛苦。近日,錢婆婆在家屬的陪同下,來到來到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詢診、求治。
經門診醫生和相關儀器檢查,結果顯示錢婆婆左側外耳道內有膿性分泌物,鼓膜緊張部穿孔。聽力檢查提示左側混合性耳聾。根據錢婆婆的病情,診斷為“左側慢性中耳炎”。
如果不徹底根治,患者的聽力會持續且不可逆轉地下降,患者可能逐漸難以聽清日常生活中的聲音,包括言語交流、環境音等,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質量。
由于聽力下降,患者在與他人交流時會出現理解困難,導致交流不暢、誤解增多,還導致患者逐漸孤僻、社交退縮,進一步加重心理負擔。
醫生稱,聽力與認知功能密切相關,慢性中耳炎導致的混合性耳聾如果不治療,可導致患者認知能力下降,如記憶力減退、思維遲緩等,對生活等方面產生不利影響。同時,長期面臨聽力障礙帶來的困擾,患者容易出現焦慮、抑郁等情緒問題,甚至可能引發心理疾病,嚴重影響身心健康。
為此,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張建輝主任團隊討論病情后,建議患者接受手術治療。
手術中,張主任發現,錢婆婆的左側鼓室內全是肉芽以及鈣化灶,探查發現鐙骨已經被鈣化灶包裹著,難以活動。
根據錢婆婆的具體情況,張建輝團隊精心為其進行了左耳鼓室成形術、鐙骨粘連松解、人工聽骨植入聽骨鏈重建等一系列復雜而關鍵的手術操作。
目前,錢婆婆恢復情況非常良好,左耳沒有耳痛、流膿的癥狀了,已經出院的她,聽力已基本恢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