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shms > 中新網四川

綿陽游仙這位68歲老人已為2萬余人義務理發
2024年11月04日 16:32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

  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4日電 (朱剛 汪邦坤)每周星期一和星期五,在綿陽市游仙區綿山路社區,有這樣一群人,成為這個城市的獨特風景——他們帶著自己的理發設備,為附近老人義務理發。

志愿者正在為老人理發。 游仙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隨著來理發的老人越來越多,參與義務理發的志愿者也多了起來,“我們都是被鐘大姐的精神感染到了,所以也加入志愿服務隊,幫助別人讓我們很充實,一家人都充滿正能量。”

  群眾口中熱心的鐘大姐,叫鐘玉瓊,今年68歲。從2008年開始,16年的時間里,鐘大姐為2萬余人(次)義務理發。

  “2008年6月2日,到新橋片區開始志愿服務。”“2018年12月28日,早晨6點出發,到觀太敬老院為老人義務理發。”“2020年4月18日,到碧水公寓為一位90歲的老黨員理發。”……4本厚厚的日記本,記錄了這位68歲老人用腳步丈量的公益服務之路。

  1989年,鐘玉瓊前往廣州學習理發技術。回到綿陽后,鐘玉瓊開了家理發店,別的理發店收費幾元錢,她收費0.7元。1999年,鐘大姐將店面搬到了綿山路社區,物價上漲,同行們收費漲到10多元,但她始終維持在2.5元左右。

  開理發店期間,鐘玉瓊一直堅持低收費,甚至對于一些低收入的群體實行免費理發。“不是手藝不行,我帶出的徒弟少說也有兩三百人,其中還有廣元、廣安、南充等地來的。我對他們的要求就是,學好手藝前一定要學會做一個好人!”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后,鐘玉瓊的人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那一年,就在我的身邊,有人在災區志愿服務,干著‘大’事情,還有很多普普通通和我一樣的群眾,做著力所能及的‘小’事情。”

  “別人都可以,我也可以!”2008年6月,鐘玉瓊毅然決然地關了自己的理發店,開始了一個人、一套理發工具、一個插線板、一個飯盒和一瓶水的公益理發“流浪”之旅。

志愿者為老人理發。 游仙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新華小區的居民王大爺,已90歲高齡,長期生病無法下床,鐘大姐為他翻身、幫他理發,一堅持就是六年。綿山路社區李奶奶,行動不便,理發成了難題。鐘玉瓊聽說了這事后,就主動承擔下了這個責任,每次除了理發,她還會陪老人聊聊天,這一陪伴就是5年,直到李奶奶離開人世。還有很多老人,幾年前走著到義務理發點理發,后來被人用輪椅推著來,再后來就是鐘玉瓊上門理發……

  “她付出的太多了,她對家庭、鄰居、社區都是熱心腸。”在鐘玉瓊居住的銀峰小區,鄰居們紛紛豎起了大拇指。

  “以前老師讓寫有關家書的作文,奶奶沒有給我寫過信,也沒有說出什么高大上的‘金句’,我就寫奶奶做志愿的故事,我覺得她的這些故事就是最好的家書,值得我們一直讀下去、傳承下去。”鐘玉瓊的孫子王志恒自豪地說。

  2014年,因為嫻熟的技術、周到的服務,鐘玉瓊不僅得到了居民們的一致贊譽,日積月累,這份善舉還感染了更多的人加入,他們和鐘玉瓊一起組建了夕陽紅愛心義務理發隊。

  “一個人的力量太小了,和大家一起,干點力所能及的事,既幫助了他人,也快樂自己!”說起愛心義務理發隊,鐘玉瓊表示:“現在還有20多個人,以前我們人多,現在這些人都老了年紀都大了,人家有的學會了回去給家里人或者家附近的人理發去了,學會的就走了,新的又來了。這十幾年前前后后來參與義務理發的大概有三四百人。”(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五月天天爽天天狠久久久综合 | 亚洲综合一区精品一区 | 鸭子tv国产在线永久播放 | 香港三香港日本三级在线理论 | 亚洲欧美一区在线登录 | 天天拍夜夜添久久精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