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6日電 (郗寧 林曉倩)國網天府新區龍泉驛供電公司12月6日透露,在國家電網公司數字化戰略引領下,公司同安供電所積極應對人員減少和數字化系統繁雜的雙重挑戰,通過基層數據服務專區應用,工作效率和業績指標實現顯著提升,并獲國網公司基層數據服務標桿供電所稱號。
據了解,同安供電所位于天府新區龍泉驛腹心區域,素有“陽光城”之稱,供電面積達277平方公里,服務34萬人口和12.19萬戶客戶,供電所員工人從70人減至57人,員工年齡跨度從26至59歲。
面對10余個數字化系統,員工在日常工作需頻繁跨系統完成工作,操作繁瑣且技術要求高,系統間的獨立性導致重復登錄和數據孤島問題突出。面對一系列嚴峻挑戰,同安供電所積極響應數字化轉型號召,通過構建多個算法模型及規則,推出包括充電樁接入評估、異常接電識別、停電智能研判等8個應用場景,覆蓋營銷、運檢、綜合支撐等業務工作,提升基層員工工作效率。
在營銷領域,同安供電所創新推出“三步四用”服務模式,實現供區內居民小區充電樁接入的全覆蓋定量評估。通過這一模式成功幫555戶居民完成充電樁報裝,2024年充電樁報裝不滿意工單同比下降95.3%。
而在運檢領域,同安供電所還通過配變停電信息數據集,實時監測配變的停電狀態,迅速識別并響應停電事件。四川首創的臺區級故障智能研判,自動研判10千伏線路、公變、臺區、專變用戶故障停電信息,研判準確率90%以上。自動推送故障停電信息萬余條,客戶故障停電信息送達時間由40分鐘降至3分鐘,2024年實現供電質量零投訴。
此外,同安供電所還打造了“供電所駕駛艙”,實現線損、電費、客戶服務、運檢等6類核心業務領域的日常監測,降低了數據應用技術門檻,實現了數據賦能基層減負。50余名員工均明確為數據主人,做到數據集數據源頭可追溯、責任可落實,提升數據質量。基層數據服務專區落地以來,工作量減少86%,配網意見工單從79次降低至17次,實現了減時不減標準、減量不減質效、減員不減工作。
未來,國網天府新區龍泉驛供電公司同安供電所還將深挖數據價值,推動業務場景“數智”監控、核心指標“數治”管控、生產服務“數說”管理,切實促進減負增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