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18日電 (李露平 廖輝)“凱旋街的市政道路已經鋪設完成了一條長220米、直徑為45厘米的應急排水管道。請問,這樣的解決方式您是否滿意?”日前,綿竹市市民服務中心對新市鎮新勝社區的居民進行了電話回訪。電話那頭,是居民“滿意”的答復。
據了解,新市鎮新勝社區凱旋街市政道路因今年7月的一次暴雨發生內澇,嚴重影響了周邊居民的生產生活和出行安全,居民們怨聲載道,隨即向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平臺反映了訴求,希望相關單位能夠及時進行處理。
綿竹市市民服務中心接件后,立即組織新市鎮工作人員對情況進行全面排查梳理,社區干部也第一時間深入居民家中,收集意見和建議。同時,該鎮積極向相關部門爭取資金,并利用鎮“人大代表之家”和“有事來協商·院壩協商”議事會平臺,議定積水整治措施、資金籌措和后期管護意見,明確事項推進時間,確保按時保質進行整改。目前,凱旋街市政道路應急排水管道已經鋪設完成,有效緩解了“大雨必澇”的煩惱,解了居民的燃眉之急。

為持續推進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提質增效,綿竹市市民服務中心建立7*24小時在線受理機制,打造便捷、高效、規范、智慧的政務服務“總客服”,及時受理營商環境、群眾訴求等各類問題,推動“接訴即辦”解難題成為常態、見到實效。
相關數據顯示,今年1至11月,綿竹市共受理德陽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平臺轉辦訴求17770件,訴求主要集中在住房與城鄉建設、農村管理、市場管理、環境保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等方面,信訪分流效果顯著。訴求解決率達87.25%,群眾滿意率為96.19%,實現了接訴即辦向高效辦結,解決“一件事”到辦好“一類事”的轉變。
日前,隨著德天鐵路漢旺武都社區段非法道口“平改立”改造及配套設施建設項目的完成通車,武都社區居民出行和小型車輛及農機具通行均得到了安全保障。“以前要到對面做農活,不論人還是車輛都只能橫穿鐵路,安全事故時有發生。我們向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平臺反映后,問題得到了及時解決。”漢旺鎮東普村村民楊傳發說。
為進一步推動市民服務質效,綿竹市市民服務中心建立了“統一受理、分類處置、限時辦理、跟蹤督辦、反饋評價”全流程閉環辦理機制和聯席會議、常態化報告、定期調度等12項工作機制;落實定人、定責、定機制“三定”管理模式,利用督辦機制對民生事項辦理情況定期督辦,形成上下聯動、同向發力的良好局面。同時,開展共性問題專項整治,把握規律優化工作舉措,實現群眾訴求辦理更高效、更細致、更徹底。協同紀檢部門加強督導,減少中間環節,縮短訴求辦理時限,提高辦理質效,切實推動群眾“愿望清單”轉化為政府“履職清單”。
“只有從群眾的角度出發做決策,才能真正把工作做到群眾心坎里。”綿竹市市民服務中心副主任劉峙建表示,接下來,該中心將進一步規范接訴即辦工作,全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民生大事和可感可及的關鍵小事,形成快速響應群眾訴求、一線化解社會矛盾的社會治理大聯動格局,讓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