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11日電 (胡鑫 徐渲易)“掃個碼就能白拿抽紙?黃老板你怕是要虧本哦?”近日,當黃仁義把成箱的抽紙堆在店門口時,路過的街坊都覺得他“瘋”了。這個自掏腰包買抽紙的零售戶,正在用最笨的辦法推廣“煙火火”服務平臺,因為他深知,要讓“煙火火”平臺真正惠及居民,首先需要提高平臺的知名度和使用熱度。

在樂山市沙灣區銅河街道觀峨社區,52歲的黃仁義經營著一間30平方米的卷煙店。誰也沒想到,這個戴著老花鏡盤賬的普通店主,竟成了央企與社區共建便民服務的“關鍵齒輪”。當沙灣煙草專賣局啟動“煙火火”便民惠民智慧生態圈項目時,他第一個報名:“我就想試試,小店鋪能不能干點大事。”
“關注平臺送抽紙,綁定手機號再送肥皂!秉S仁義獨創的“連環福利”迅速點燃社區——大爺大媽們排著隊掃碼,中學生幫著爺爺奶奶注冊賬號,連菜市場攤主都來“偷師”。兩周內,平臺新增了不少新用戶。“現在我家老頭子都會下單買醬油了。”居民王素芬舉著手機展示訂單。
走進黃仁義的店鋪,2.5米長的“助農專柜”格外醒目。太平鎮的手工豆腐干、軫溪村的富硒大米、葫蘆壩的散養土雞蛋……這些曾因銷路不暢被壓價的農產品,不僅品質上乘,更是鄉親們辛勤勞動的結晶。為了讓這些農產品走出鄉村、走進城市,黃仁義煞費苦心。
“這些農產品都是咱們本地的,新鮮又實惠,大家快來選購吧!”黃仁義一邊向顧客推薦著農產品,一邊介紹著它們的種植和養殖過程。在他的努力下,越來越多的居民開始關注并購買這些農產品。截至目前,該專柜已實現農產品銷售200余件,帶動當地農戶增收3000余元。
“小李,把這袋米給3棟的王奶奶送去,她風濕病犯了!秉S仁義一邊叮囑店員,一邊在配送單上備注“需要帶降壓藥”。在觀峨社區,有不少中老年消費者面臨著“貨物采買最后一公里”的難題,他們行動不便,購買生活物資時往往力不從心。黃仁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決定開展無償“送貨上門”服務。他的電動車日均行駛8千米,車筐里常年備著老花鏡、放大鏡和急救包。
截至目前,黃仁義已累計送貨1000余件,定點幫助20余位當地老人、殘障人士實現家用物資全程配送到家。他的這一善舉,不僅解決了社區中老年消費者的實際困難,更讓他們感受到了來自社區、鄰里的溫暖和關懷。
翻開黃仁義的賬本:“李桂英老人每月固定消費320元,還介紹了9個鄰居”“張大爺不僅自己購物,還動員老年協會集體采購”……他開心分享到:“表面看是虧本買賣,實際上賺的是人心。”
黃仁義的事跡在觀峨社區傳為佳話,而這背后離不開沙灣煙草專賣局的大力支持和引導。作為沙灣區“煙火火”便民惠民智慧生態圈建設的牽頭單位,該局始終將踐行企業社會責任放在首位,積極推動便民惠民服務的落地實施。
沙灣煙草專賣局不僅為黃仁義等零售戶提供了平臺支持和服務指導,還提供雨傘、充電寶等便民物資硬件支持,幫助他們提升服務質量、改善經營環境。同時,該局還積極與地方政府、社區等部門溝通協調,打造“煙火社區食堂”等便民項目,共同推動便民惠民服務的持續優化和發展。
“這段時間,看到越來越多的商戶加入到便民服務行列中,我由衷的感到高興和自豪,希望我們的‘星星之火’可以為大家帶來更溫暖的購物體驗。”黃仁義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