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shouye > 四川日報

四川“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 五大經濟區“門檻”不一樣
2021年04月08日 09:26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曹惠君
分享到:

  本報訊(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張彧希)認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有哪些“硬杠杠”?中小企業“育苗壯干”,該朝著哪個方向“生長”?近日,省經信廳出臺《四川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管理辦法》,明確了認定條件、申報程序和管理扶持政策。

  按照《辦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要求為:主營業務和發展重點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及相關要求,技術創新和融資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發展速度快,效益和質量好,處于產業鏈供應鏈重要環節,走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發展道路的中小企業。

  認定基本條件包括:在四川省轄區內登記注冊并已經營三年以上,企業經營狀況良好,創新能力強、市場競爭優勢突出的中小企業;成都平原經濟區的企業上年末年度營業收入2000萬元以上,川南、川東北和攀西經濟區的企業上年末年度營業收入1500萬元以上,川西北生態示范區的企業上年末年度營業收入1000萬元以上。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邊遠山區或貧困地區企業可適當放寬條件;企業近兩年的營業收入保持正增長,企業資產負債率不高于80%;企業近兩年的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達到1.5%以上,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比例不低于10%;節能、環保和安全生產等符合國家和我省相關規定,銀行信用、納稅信用和社會信用良好。

  《辦法》還明確,將重點培育“5+1”現代工業體系、“4+6”現代服務業體系、“10+3”現代農業體系以及特色優勢產業等省委省政府確立的重要領域中的中小企業;優先培育主導產品屬于《工業“四基”發展目錄》所列重點領域或制造強國戰略十大重點產業領域,或屬于關鍵領域“補短板”、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填補國內空白(國際空白),或與重點行業龍頭企業協同創新、產能共享、供應鏈互通的中小企業。

  從2014年開始,我省實施“專精特新”培育認定工作,“十三五”期間共認定四批次,累計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74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300余家。“但政策措施還不夠精準完善,還存在延續性、規范性不夠強等問題。此次出臺的《辦法》,就是要進一步規范‘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管理,實施科學綜合評價。”省經信廳企業處相關負責人表示。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人妖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l | 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 | 日韩欧美亚欧在线视频 | 日本高清一区免费中文视频 | 亚洲免费爽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