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何方迪
5月22日,袁隆平院士逝世,國人哀痛。四川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水稻栽培專家任萬軍教授清楚地記得,自己在2007年曾陪同袁隆平參觀位于郫縣唐昌鎮戰旗村水稻高產示范片?粗镩g漲勢良好的稻穗,袁隆平很高興,高度贊揚了示范片的建設工作和田間水稻的長勢,肯定了國家糧食豐產科技工程前階段研究的優化定拋、機插秧等技術能充分發揮超級稻品種的產量潛力。

袁隆平與任萬軍
時間回到2007年8月19日下午,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在四川農業大學副校長楊文鈺教授、任萬軍副教授和郫縣農發局駱開富局長的陪同下,興致勃勃地參觀了郫縣唐昌鎮戰旗村水稻高產示范片。


戰旗示范片是四川農業大學承擔的國家糧食豐產科技工程的核心區,也是郫縣示點“種三產四”豐產工程的核心點。
在四川農業大學和郫縣農村發展局負責技術指導和組織實施下,由業主張壽寬規模化經營。主要示范雜交稻組合為Y兩優1號、Y兩優2號、川香9838、II優498和岡優188等。示范片運用水稻優化定拋技術、雜交稻機插秧技術,充分發揮了雜交稻品種的產量潛力。通過理論測產,2007年示范片水稻平均產量達681.6公斤/畝,最高產量達800.2公斤/畝。
袁隆平邊走邊看,顯得十分高興,還饒有興趣地和業主任萬軍、張壽寬等合影留念。
“他高度贊揚了示范片的建設工作和田間水稻的長勢,肯定了國家糧食豐產科技工程前階段研究的優化定拋、機插秧等技術能充分發揮超級稻品種的產量潛力,實現了種三產四的目標。”任萬軍說。
(圖據受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