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2年1月1日起,我省將首次把農村低收入人口納入就業服務和就業援助范圍;提高脫貧人口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標準;在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以工代賑項目的勞務報酬發放比例提高至10%……12月20日,記者從省人社廳了解到,近日省人社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農業農村廳、省鄉村振興局等5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就業幫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對持續做好脫貧人口、農村低收入人口就業幫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等作出部署。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春華
保障更有力 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提高到最高400元/人
為穩定外出務工規模,我省鼓勵脫貧人口通過有組織勞務輸出到戶籍所在縣以外就業,鼓勵企業吸納脫貧人口就業!秾嵤┮庖姟访鞔_,從2022年1月1日起,脫貧人口通過有組織勞務輸出到戶籍所在縣以外就業的,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標準從不超過300元/人提高到不超過400元/人。企業吸納脫貧人口就業,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參加社會保險的,按1000元/人的標準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吸納10人以上的,再按每10人1萬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獎補,最高不超過20萬元。
在就地就近就業方面,我省鼓勵脫貧人口返鄉創業。根據《實施意見》,脫貧人口首次創辦企業或個體工商戶,自工商登記注冊之日起正常運營6個月以上的,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1萬元。支持脫貧地區利用現有園區等資源建設創業孵化基地,各地可根據入駐實體數量、孵化效果和帶動就業成效,給予一定獎補,認定為省級創業孵化基地的,給予90萬元一次性補助,認定為全國創業孵化示范基地的,再給予90萬元一次性補助。
此外,我省將建立動態監測機制。動態更新農村勞動力實名制登記數據庫,對接全國防返貧監測信息系統,分類動態監測脫貧人口、農村低收入人口、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等重點人員就業狀態,完善基層主動發現預警機制,對就業轉失業的及時提供職業指導、職業介紹等服務。
覆蓋更廣泛 首次將農村低收入人口納入幫扶范圍
《實施意見》全面梳理了現有就業扶貧政策,從穩定外出務工規模、支持就地就近就業、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強化組織保障4個方面提出了14條具體政策措施,都是經過脫貧攻堅實戰檢驗過的實招硬招。相比脫貧攻堅,《實施意見》拓展了幫扶對象,首次將農村低收入人口納入就業幫扶范圍。農村低收入人口主要包括農村低保對象、農村特困人員、農村易返貧致貧人口,以及因病因災因意外事故等剛性支出較大或收入大幅縮減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人口等。同時首次明確了鄉村就業困難群眾范圍為脫貧人口、農村低保家庭成員和殘疾人等三類人群。
“《實施意見》是對就業扶貧‘十五條’的延續和提升,導向性和保障性更強!笔∪松鐝d就業促進處處長熊小舟介紹,2018年我省出臺了就業扶貧“十五條”,對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得到群眾一致好評。就業扶貧“十五條”執行時間到今年底結束,《實施意見》明年1月1日起施行,實現了政策無縫銜接。與就業扶貧“十五條”相比,《實施意見》立足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大背景,通過支持產業發展、扶持就業載體、鼓勵返鄉創業、拓展靈活就業、幫助提升技能等多種方式,著力激發鄉村就業困難群體就業創業內生動力,核心指向是實現更高質量更加充分就業。同時,對就業創業服務補助、就業幫扶基地一次性獎補、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等方面都有優化和突破,并規定了支持勞務品牌發展新政策,明確了一次性交通補助范圍標準,相比脫貧攻堅時期,惠及面更寬、保障力更大、落地性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