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29日電 社區公園作為周邊居民的生活場景,除了給居民提供休閑場所,也為居民生活增添一份公園城市色彩,真正實現了美麗宜居的煙火里的幸福成都。在武侯區,就有這么兩個社區公園廣受居民喜愛。
碧藍的天,清脆的林,靜謐的廊,漫步于成都市武侯區南絲路游園,盡顯詩情畫意,絡繹不絕的游人,帶著煙火氣息,讓小小的社區公園,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南絲路游園占地面積2875平方米,包含休閑步道區、健身活動區、綠地觀賞區、靜謐休憩區四大功能分區,并設置了公共衛生間、休憩座椅等公共服務設施。在這里,淡淡的花香、彎彎的小徑,還有因季節而結的各異果實盡情展示著獨特之美。

花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艷斗芳芬。五彩天地之間,側看花草樹木之美,南絲路游園直教人心生愛慕之情。小小的南絲路游園以簇橋歷史文化為背景,挖掘“絲路”文化元素,以優美的自然曲線構成,以自然生態、歷史文化為基調,打造成集自然、休閑、鍛煉等功能于一體的社區公園。花、林,一簇簇、一片片,在游園里吐露芬芳,像一位老友伴隨著周邊社區,也像一盞燈火點綴回家的路。
開窗見景,推門見綠。老公園煥發新活力,也為居民生活帶來新動力。
順江社區公園打造多功能區域,豐富全齡人士活動,讓小小的社區公園成為全時段的“小明星”。順江社區公園位于成都市武侯區聚龍路與萬興路交匯處,占地約17000平方米,是成都市“老公園·新活力”項目點位。通過對現有步道、業態、休憩場所、文化場所等進行全面翻新、修整,增設芙蓉園、紫薇園,全面提升公園基礎設施水平。

順江社區公園因地制宜,保留大部分綠植空間,并加以提質、更新、修整、造景;植入社區功能,強化場景營造,深入挖掘順江桑蠶文化,展現四川絲綢文化源頭屬性,打造武侯最具蜀錦文化特色的社區文化公園。
值得一提的是,順江社區公園增加了文體休憩設施,比如籃球場、乒乓球場、老年健身等體育設施,引進第三方,探索“政府+企業”的共建共享治理模式,并將社區公園敞開空間與街道景觀相融合進行一體化打造,營造公園城市開放共享、綠化健康的街道場景,呈現出一片活力、特色、生態的綠色空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