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shouye > 四川日報

連續高溫,中醫專家提醒市民需注重4個調養
2022年07月09日 09:02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祝歡

  四川在線記者  石小宏

  7月7日迎來了一年之中第一個含“暑”字的節氣——小暑。 “小暑”的到來就標志著盛夏時節的正式開始。中醫認為,夏季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如何才能在高溫天氣下保持健康?就此,記者采訪了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中醫科中醫師戚思。他告訴記者,炎炎夏日,需注重精神調養、起居調養、運動調養、飲食調養4個方面的調養。

  精神調養:

  注重“心靜”,保持心情平和

  小暑時節,天氣炎熱,人們容易煩躁不安,愛犯困、沒精神。對應這一時節的特點,在養生健康方面,應該根據季節與五臟的對應關系,養護好心臟。炎炎夏日,此時調養心神非常重要。

  一則,凡事不宜急躁,盡量慢慢來,否則易致心火妄動,加之酷暑火熱邪氣,即所謂“內外合邪”,易出現傷暑之癥;

  二則,多做腹式深呼吸,這種呼吸最能引心火下歸腎水之中,能讓人心中清涼。且腹式深呼吸亦有益于安定心神,讓人心靜而安;

  三則,平時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患者,尤其要注意避暑,暑熱外蒸,火盛則上炎,火盛則克金,容易導致病情加重。

  注意要生活在一個涼爽的環境,保持心情愉悅平和,并注意夏日養生。

  起居調養:

  早起舒心、午睡寧心

  按中醫理論,季節和五行、五臟一一對應,夏季屬火,對應的五臟為“心”。因此,小暑時節,“護心”很重要,此時應著重呵護“心陽”,確保心臟機能的旺盛。

  “護心”的關鍵之一就是養成良好的作息,一是早起舒心睡眠好,有利于心神舒暢,不過睡好了可不能賴床。小暑期間的最佳起床時間是早上五點至六點,比平時更早一些。這是因為,在中醫看來,若晨起時間過遲,人體內的陽氣無以舒展,會郁積體內,不僅讓身體疲乏,還很容易生氣“上火”。在日常茶飲中,可以加入黑枸杞、石斛或者藏紅花,用以靜心養氣。

  二是午睡寧心。小暑時節不宜太疲勞,平時可適當減緩工作節奏,降低心臟的壓力。在中午身體陽氣最盛時要安排午睡20一40分鐘,避免在烈日下劇烈運動,并及時補充水分。

  運動調養:

  低量運動,調節功能

  夏季運動一定要遵循低運動量、短時間運動的原則,要盡量避免高溫下高強度的運動方式。

  最好是選擇晚上六七點鐘太陽下山的時候進行散步和游泳等運動。也可以選擇早晨在河邊、花園里進行低強度運動,如八段錦、太極拳、散步等,避免運動后大汗淋漓。

  進入小暑,熱氣蒸騰,會讓人感覺悶熱,容易大汗淋漓。汗多傷陰耗津,運動之時當重視養陰津。

  一則,注意及時補充水分。二則,鮮榨果汁有不錯的養陰津效果。三則,寧心亦是養陰。靜則陰生。

  當熱盛煩躁時,努力讓心境平靜下來,則汗出減少,心生清涼。“汗為心之液”,多汗不僅易傷心氣,還會易致陰液虧虛,而陰虛者陰不斂陽,容易出現煩躁不安、心神不寧、失眠等癥狀。

  飲食調養:

  多吃有“清熱、除濕、祛暑”之效的食物

  進入小暑,天氣越來越熱,人們往往會出現食欲不振、疲乏倦怠等不適,且容易比常日消瘦,俗稱“苦夏”。

  從中醫來分析,所謂苦夏,其根本病機是濕熱犯脾,導致脾的運化功能下降,出現人出現胃口不佳,脘腹飽脹,或者腸鳴腹瀉等癥狀。

  小暑之后,氣溫升高,食物易變質,中醫認為除此之外,還因此時節“壯火食氣”:一則,炎熱過盛,耗氣傷津;二則,汗出過多,兼傷陽氣;三則,人體陽氣外浮,脾胃陽氣變弱——以上三點就是人體易在夏季脾胃病生的根本原因。

  中醫認為,人的脾胃“喜燥惡濕”,因此多吃有“清熱、除濕、祛暑”之效的食物,如綠豆、冬瓜、黃瓜、荷葉、淡竹葉、玉米須、蓮子心、白茅根等。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 | 午夜精品福利网站 | 中文字幕在线看一区视频 | 综合久久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 | 夜夜爽天天爽一区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