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川渝跨界河流共建共保 如何出招?
為深入推進川渝跨界河流共建共保,川渝兩地相關部門近日召開跨界河流聯防聯治工作聯席會議,就興隆河(南溪河)等跨界河流的水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商議出臺一攬子計劃。
多措并舉治理“難管河”
興隆河流經重慶合川和廣安武勝,是嘉陵江的一級支流,重慶人習慣叫它“南溪河”。河流全長66公里,屬重慶與四川的界河,合川、武勝共管河道27公里。由于兩地打撈水面漂浮物時間、打撈主體、投入經費不一致,導致河內垃圾長期打撈不干凈,成了一條典型的“難管河”。
川渝兩地生態環境部門組成聯合督導組,在聯席會議之前實地察看了武勝縣萬隆鎮場鎮雨污分流項目建設情況,以及萬隆鎮污水處理廠運營維護和升級擴容情況。“垃圾長了腳,來回兩邊梭——這是跨界河流管理最頭痛的問題之一,必須盡快解決。”有聯合督導組成員在現場了解情況后如此感慨。
廣安、合川兩地之前就曾開展過跨界河流聯合巡河行動,兩地各級河長實地察看分析了興隆河治理存在的突出問題,雙方一致同意將水面漂浮物打撈、沿河散戶養殖、城鎮雨污管網分流等5個共同關心的問題納入清單管理,并深入治理。
2021年1月,生態環境部在興隆河武勝縣清平鎮南溪村段設置了搖金國控斷面,將其納入“十四五”國家考核斷面。今年1—6月均值雖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但2月、4月、5月、6月單月水質均為Ⅳ類,單月水質目標未達標,全年均值達標壓力較大。
聯合督導組認為,水質不達標原因之一便是污水滲漏。據了解,流域沿線養殖場較多,還有兩戶總規模達10余萬頭的在建大型養殖場。排查發現,部分養殖場存在沼液池滲漏、溢流,過度澆灌、糞污堆碼不規范等問題。另一個重要原因則是污水處理。武勝縣住建局城建股相關負責人說,“我們實施了萬隆鎮污水處理站擴容升級工程,目前已經全部建成投運,日處理能力達到1200噸,能有效滿足場鎮的污水處理需求。”而合川方面則表示,將盡快統一排放標準,實施污水處理設施提標升級,從源頭減少污染物排放。
構建完善的聯防聯控機制
此次聯席會議專門邀請了兩地相關專家參會,雙方圍繞改善興隆河等流域水質,一起找問題、添措施,希望盡快扭轉不利局面,全力確保水質穩定達標。除了共同編制興隆河“一河一策”綜合治理工作方案、共同落實問題整改等方面的內容外,構建完善的聯防聯控機制也是重點。
“我們將共同協作、形成合力,進一步健全常態化聯合巡河、聯席會議、環境事故協商處置等機制,努力把興隆河治理得更美。”廣安市武勝生態環境局局長廖晉表示。
“我們將進一步強化信息共享、問題互通和聯合檢測、聯動執法,只有上下游、左右岸聯防聯控,心往一處想、智往一處謀、勁往一處使,才能迅速有效改善流域水質。”武勝縣河長制辦公室負責人張宜春說。
放眼全省,跨界河流聯防聯治工作推進較為順利。長江、嘉陵江、涪江、渠江等流域出川水質穩定達標,18個川渝跨界斷面水質達到國家重點流域“十四五”規劃目標類別,但“十四五”要實現水環境質量達標改善向水生態系統穩定健康轉變,四川仍面臨不少問題和挑戰,比如,跨界河流水質優良率偏低這一現狀,亟須盡快破解。
記者了解到,針對川渝跨界河流共建共保,接下來還會有一系列行動。比如,川渝兩地將攜手做好81條跨界河流的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川渝兩地將在合作共管、項目資金、應急處置、網格化監管、信息共享等方面繼續深入合作,努力形成跨界河流水生態環境治理保護齊抓共管、同防同治的新局面。
記者 殷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