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2022年中央、省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也把“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列為2023年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作為新一代數字經濟生態的數據和應用聯接器,區塊鏈是構筑數字經濟的重要基礎設施,“推動區塊鏈創新發展”更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
成都積極響應國家戰略和高質量發展要求,于1月10日正式發布了《成都市建設國家區塊鏈創新應用綜合性試點專項政策》(下稱《區塊鏈專項政策》),圍繞“建強基礎設施、深化創新應用、促進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生態”思路,制定了4部分共10條專項舉措對試點工作作出了響應,成為首個針對試點工作出臺支持政策的試點城市。
《區塊鏈專項政策》明確了將成都打造成西部領先、全國一流的區塊鏈發展先行地的目標,為成都打造可信城市、發展區塊鏈產業發展高地圈出了重點。以國家試點為契機,成都誠摯邀請廣大科技工作者、創新企業家、蓉漂創業者共同深耕天府、扎根蓉城,攜手成都以“數實融合”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共創共享區塊鏈產業創新發展新機遇,奮力打造中國西部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美譽度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聚焦試點建設
率先響應國家戰略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發展,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作為“十四五”七大數字經濟重點產業方向之一,中央網信辦、工信部等部門相繼出臺各項政策,提出到2025年,區塊鏈產業綜合實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2022年2月,在國家“東數西算”工程啟動的同期,成都市成功入選國家區塊鏈創新應用綜合性試點,試點工作在基礎設施建設、應用場景建設、產業生態建設3個方面賦予了成都21項重點任務。
對于高質量建設國家試點,成都擁有扎實的技術底蘊和產業基礎。據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黨組副書記、市新經濟委副主任周洪介紹,國家級區塊鏈基礎設施“星火·鏈網”超級節點已落戶成都,四川省區塊鏈基礎設施“蜀信鏈”已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區域性區塊鏈應用生態。
區塊鏈產業正在迎來發展新機遇,成都也正在數實融合的浪潮中展開一系列有序實踐。
2022年5月,中央正式批復《四川省成都市國家區塊鏈創新應用綜合性試點任務書》(下稱《試點任務書》);7月,成都印發《成都市區塊鏈產業統計分類(試行)》,將產業鏈劃分為區塊鏈底層技術、平臺建設運營、行業應用、技術應用支撐四類,最大程度反映和梳理了與區塊鏈緊密相關的各項基本活動。成都充分結合成都區塊鏈企業技術研發能力較強、信息安全產業發展基礎較好等優勢,對參與基礎設施建設、企業開拓市場、提升企業知名度、拓展融資渠道等方面予以支持,在所有試點城市中率先制定《區塊鏈專項政策》,主動承擔起推進區塊鏈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城市使命。

政策聚焦基礎設施建設,明確支持國家和省級區塊鏈基礎設施在蓉落地、加快布局成都市區塊鏈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加快建設行業聯盟鏈,打造全國互通、內外協同的可信基礎設施,構建城市與個人、企業的可信鏈接,筑牢可信城市高效運營和有序發展底座,為成都高標準推進試點各項任務落地落實提供強力支撐。
“作為一個體系性的政策文件,《區塊鏈專項政策》是對《試點任務書》的完整響應,基本實現對《試點任務書》中‘產業體系架構’的全部覆蓋,具有較高的專業性。”四川省區塊鏈行業協會秘書長安紅章注意到,“從基礎設施到行業鏈打造、從實施途徑到政策保障、測評標準,《區塊鏈專項政策》不僅深入把握了成都現有的產業基礎、區塊鏈行業的發展邏輯,還充分結合了國家戰略的頂層規劃,旨在通過全方位支持,引導產業上下游共同參與,形成聚焦產業的立體式推動,從而打造完善的產業生態。”
“未來,成都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區塊鏈發展戰略,深化國家區塊鏈創新應用綜合性試點建設,推進區塊鏈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敝芎楸硎,“成都除了將充分發揮區塊鏈在實體經濟提質增效、數字經濟模式創新、社會治理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技術支撐作用外,還將把區塊鏈技術作為元宇宙的底層技術、把區塊鏈作為元宇宙的基礎設施,搶先布局元宇宙等未來產業。”
成都將以國家區塊鏈創新應用綜合性試點建設契機,開展筑基行動,高質量建設區塊鏈核心基礎設施和區塊鏈服務網絡;堅持場景牽引,深化區塊鏈場景應用打造知名IP;深化建圈強鏈,促進區塊鏈產業提能升級、生態加速構建。
賦能產業生態
與“建圈強鏈”同頻共振
區塊鏈是按照時間順序將“區塊”以“鏈”的方式組合在一起的數據結構和計算范式,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開放的賬本系統,其內含的數據信息是匿名的、不可篡改的。區塊鏈數據信息傳輸具備安全性和真實性,保證了依托區塊鏈建立信任關系的可靠性、穩定性和約束力。
據IDC全球區塊鏈市場支出規模數據,2021年,我國區塊鏈市場規模10.6億美元,2022年預計將達到14.2億美元,2017-2022年復合增速將達到83.5%,高于全球增速近10個百分點。得益于政策與市場的雙輪驅動,成都的區塊鏈產業正在不斷加速發展、產業規模持續攀升。據統計,2021年成都申報區塊鏈專利共767項,位居中西部第1,全國前列;成都區塊鏈科研和產業領軍人才數量位居全國第4,區塊鏈人才供給占全國的5.29%,產業發展勢頭整體良好。
“聚焦于產業的專項政策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的支持力度,也能從側面反映出一個產業的未來。”新華文軒四川數字出版傳媒副總經理劉天驕表示,“相關政策的支持對于區塊鏈產業中的建設運營方來說非常重要,如果能夠作為行業鏈的代表性應用示范得到相應的認可、認定,對于處于發展期的企業來說將是不小的發展助力!

當下,區塊鏈產業正逐步與成都產業“建圈強鏈”的頂層戰略同頻共振,激發出不可小覷的能量。
安紅章提道,“區塊鏈具有天然的‘鏈接’屬性,該技術在促進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加速‘鏈’的成型,推動企業抱團發展,賦能產業生態方面,與產業化發展理念不謀而合!弊鳛閿底纸洕闹攸c產業,區塊鏈產業能與產業“建圈強鏈”實現雙向賦能,形成“以技術支撐戰略,以戰略促進技術”的平衡狀態。
從“一項技術”,到“一條鏈”,再到“一個服務平臺、N個應用”,區塊鏈在成都與產業“建圈強鏈”行動的每一次共振,都在通過一個個具體的解決方案和場景應用打造集聚效應和規模效應,引導產業進一步形成良性生態。在全球數字經濟競爭新態勢和全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歷史新機遇之下,依托“技術標準化、應用價值化”的發展路徑制定和實施《區塊鏈專項政策》,成都正在積極探索一條符合當下國內區塊鏈產業發展趨勢、契合成都區塊鏈產業生態現狀的發展路徑。
不僅如此,成都還將把區塊鏈技術作為元宇宙的底層技術,以區塊鏈為元宇宙的基礎設施,打好元宇宙未來產業的堅實基礎,瞄準數據安全與可信、數據價值認同以及數字資產等問題,在密碼算法、對等網絡、共識機制、智能合約、數據存儲等區塊鏈核心技術領域加快創新,瞄準區塊鏈行業應用促進數實融合,推動在多鏈并行、跨鏈互通、單鏈向同構鏈或異構鏈自由流通上突破。
打造“成都樣本”
錨定區域優勢 加快培育產業發展高地
據了解,成都目前擁有上市區塊鏈企業3家、新三板區塊鏈企業3家,共有中國網安、成都鏈安、迅鰩科技3家企業被中國產業區塊鏈大會評選為“中國產業區塊鏈企業100強”,主要分布在區塊鏈平臺、區塊鏈基礎設施、區塊鏈安全等底層技術和平臺領域!拔覀兘谧隽艘粋成都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報告,通過調研發現,無論是從招商引資還是產業政策維度,成都對于區塊鏈產業所透露出的態度是相當包容開放的!毖个幊啥伎萍加邢薰鞠嚓P負責人介紹。
立足新發展階段,成都堅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堅定奮力前行。2021年至今,成都已相繼出臺區塊鏈產業相關政策5項,區塊鏈的“鏈接”屬性也相應為產業“建圈強鏈”行動的產業鏈上下游、左右岸的參與方提供了天然的發展優勢與更廣闊的可能性。
區塊鏈應用場景的搭建和落地,是加快推進區塊鏈產業走向縱深發展,釋放潛在價值的重要一環。眼下,“區塊鏈鏈接萬物”這一概念正在逐步走入大眾視野、成為行業共識,在迅鰩成都科技有限公司戰略發展部總監李飛看來,每個具體行業的市場規模大小、信息化水平,都會對其接入、轉化和落地區塊鏈應用場景的時機、轉化效果產生影響。
圍繞區塊鏈鏈上存證、鏈上協作、鏈上價值轉移三類應用場景,成都已搭建新版鏈、酒信鏈、交子金融“5+2”、基于區塊鏈的統一身份認證管理、基于區塊鏈的可信電子證照庫應用服務、基于區塊鏈技術的知識產權融資服務等代表性服務平臺。其中,新版鏈、產金鏈、斑馬鏈等行業鏈應用已初具規模,支持用戶數大于10萬個。截至2021年底,成都已注冊區塊鏈相關企業2329家,先后有近10個場景入選國家級優秀應用案例。

同時,成都還聚焦優化社會治理能力,探索區塊鏈+政務數據共享、區塊鏈+政務服務協同、區塊鏈+司法存證等典型應用場景;聚焦激發產業創新活力,探索區塊鏈+金融、區塊鏈+知識產權、區塊鏈+文旅服務協同等典型應用場景;聚焦提高民生服務水平,探索區塊鏈+人社、區塊鏈+教育、區塊鏈+衛生健康等典型應用場景,持續降低運營成本,提升產業效能,增進民生福祉。
“試點目標是到2023年底,在實體經濟、社會治理、民生服務、金融科技等重點領域,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區塊鏈創新應用典型案例和做法經驗!背啥际形W信辦副主任趙謙表示,《區塊鏈專項政策》在區塊鏈技術轉化應用、產業規模培育、龍頭企業引育等方面著力,依托成都市豐富的應用場景沉淀,充分發揮區塊鏈技術特點,鼓勵企業圍繞“成都國家區塊鏈創新應用綜合性試點”重點任務開展應用示范,支持打造一批具有顯示度的應用示范工程和成都IP的創新產品,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案例。
顯然,一個行業的機遇正在“發酵”。
為推動解決上述問題,促進產業發展,支撐試點工作落地落實,《區塊鏈專項政策》提出,要依托成都市豐富的應用場景沉淀,充分發揮區塊鏈技術特點,解決社會、經濟、民生等方面的痛點和難點;把“智慧蓉城”作為最大的應用場景,打造一批獨具成都特色的創新應用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