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shouye > 成都商報

今夜,“蓉”光點亮,致敬師者不凡榮光
2023年09月09日 11:19 來源:成都商報 編輯:韓金雨

  2000年前,文翁興學,開創中國最早官學;明清時代,成都書院林立,留下一城書香;抗戰烽火中,成都不忘矢志,卓育英才,教育救國;新中國成立以來,成都教育人躬耕不輟,城市教育規模和質量同居全國前列……

  千百年來,一代又一代的成都教育人,和這座城市雙向奔赴、緊密相依、風雨兼程,一起穿越時間的河流。城市,成全了他們的芳華歲月;他們,成就了城市的教育之光。

  在有光的城市,做發光的老師。這束生生不息的教育微光,每一位學生記得,這座城市也一直記得。在第39個教師節來臨之際,9月8日晚,由成都市教育局主辦的“躬耕教壇 強國有我——刻在成長里的光”成都市慶祝第39個教師節主題活動在成都城市音樂廳隆重舉行。

  本次活動主題為“躬耕教壇 強國有我,刻在成長里的光”,意在致敬每一位躬耕不輟的教育人,不但以自己的微光照亮了學生的成長之路,更照亮了國家民族的強國復興之路。

  活動現場,除了成都教師代表的現場訪談與教育故事分享,全市23個區(市)縣教育部門、學校代表、教師代表、退休老教師代表、學生代表等還共同見證了成都教育的不凡榮光:在2022年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比中,成都突破性地一舉斬獲6個一等獎。與此同時,成都全城多處地標建筑也在當晚同步亮燈,以“蓉”光致敬全市教育工作者的不凡榮光。

  微光不息:

  三上高原民族地區支教

  成都老師守望雪山下的孩子

  理想既是一種獲得

  理想又是一種犧牲

  有理想者就是一個“大寫的人”

  ——流沙河《理想》

  很多人都問過四川省崇州市蜀城中學教師劉文玉同一個問題:連續三年報名,你如此執著要去高原支教,到底為了什么?

  劉文玉的回答從沒變過:我是真的不舍得馬爾康的那些孩子,舍不得他們亮晶晶的眼睛。如果我的平凡工作能為他們的人生點亮一盞燈,夠我幸福一輩子了。

  9月8日晚上,這位三上高原支教的成都女教師站上了教師節晚會舞臺,分享了她的支教故事。

  2021年,劉文玉第一次報名前往馬爾康支教。到了馬爾康以后,劉文玉發現,有些孩子學習基礎的薄弱遠遠超過她的想象。以語文科目為例,像文言文、古詩詞這類,有些孩子聽不懂。劉文玉琢磨了一個笨辦法,每天用課前五分鐘,解決五個文言詞語,天天堅持,積少成多,一年下來,孩子們的文言文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一年之后,支教結束。按規定,劉文玉就可以選擇回成都了。但她卻十分糾結:一方面,她教的孩子們語文成績好不容易有了提高,她很怕自己走了以后,孩子們的語文學習半途而廢;但另一方面,丈夫因為心梗住院,兒子也在備考研究生,成都的家人也都非常需要她。

  劉文玉跟丈夫打電話,丈夫說:“我尊重你的決定,而且,家里有我,你就放心好了”。于是,劉文玉又一次報名,繼續留在了馬爾康。

  但她當時還不知道,這個選擇,也留給了自己一個最大的遺憾。2022年,劉文玉的父親患病去世,因為身在馬爾康,劉文玉沒能及時回到父親身邊。

  2023年,劉文玉第三次報名了藏區的支教。她的理由依然沒有改變,“實在是放心不下那些可愛的孩子們”。

  晚會現場,這些讓劉文玉一直牽掛的孩子們,也通過視頻為她送來了節日祝福。四川師范大學舞蹈學院也為像劉文玉這樣的支教老師們帶來了舞蹈《遠山不遠》——在城市遙望雪山,這是一座城市的詩意;從城市前往高原守望雪山下的孩子,這是一座教育大城的擔當。

  時光不朽:

  成都專設教育“時光獎”

  見證成都教育人的代代傳承與接力

  未來不足懼,過往不須泣

  任何事和人

  時間終會給我們答案

  ——季羨林《時間從來不語,卻回答了所有問題》

  今年7月,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審結果,成都取得歷史性突破:四川省成都第七中學、成都市成華小學校、蒲江縣南街幼兒園、四川省雙流藝體中學、四川省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實驗小學六個教育單位一舉榮膺6個一等獎。

  紀錄是如何被刷新的?輝煌成績是如何取得的?六個獎項給出的答案里,關鍵詞全都指向了時間——這些突破,不是一蹴而就的飛躍,而是一步一印的旅程。六個獲獎項目的持續時間,最長的達到了整整26年,期間甚至經歷了幾任校(園)長的更替。

  為此,成都教育基金會專門設立了一個新的獎項——“時光獎”,以此表達對這份城市教育傳承與接力的認可和鼓勵,號召更多教育工作者為教育事業發展奮斗努力。

  活動現場,成都市教育基金會秘書長唐建慧主持了“時光獎”頒獎儀式。唐建慧說,自1989年成立以來,成都市教育基金會一共幫助過的優秀老師有2萬多名,資助過的貧困學生有幾十萬人,主要重點都在于對貧困師生的扶持幫助。

  今年在關注到成都教育歷史性地獲得這六個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之后,基金會認為,這些成都教育人一直和城市共同生長,和時代同頻呼吸,為了城市下一代而努力奔跑,“這份凝聚在時光里的教育傳承值得被看見,值得被獎勵,因此,基金會首度設立了‘時光獎’,期待未來社會各界能有更多擁有教育情懷的愛心人士關心支持教育事業發展,激勵更多的成都教育人加入其中,以‘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使命擔當,在成都市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中,為建設教育強市、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發揮更大作用。”

  “蓉”光不凡:

  教育人成全城市的教育榮光

  城市為教育人點亮不凡“蓉”光

  于是一個夢靜靜地升上來了

  你的夢開出花來了

  你的夢開出嬌妍的花來了

  ——戴望舒《尋夢者》

  教育人的一生,都是在三尺講臺和方寸校園中度過嗎?成都老師們給出的答案是否定的,他們的身份從來不僅僅限于“教師”本身。

  9月8日,多位成都老師也分享了他們與城市相依相偎的“人與城”的故事。

  陳熙是成都市錦江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心理教研員,她同時也是錦江區“友鄰教師”。像這樣的“友鄰教師”,在錦江區還有1000多人,他們利用業余時間走進社區,為市民家庭提供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的咨詢服務數千次,守護孩子們的心理健康底線,更守護城市的教育安全防線。

  高慧蘭在退休前,是成都市新津區鄧雙學校的一名語文老師,但她還是四川省民間藝術優秀傳承人。2017年,高慧蘭與成都社區大學共同成立剪紙工作室,累計開展剪紙教學活動6000余次,讓上萬社區居民了解并學習了剪紙技藝,感受傳統文化的根與魂。

  于琪是成都市蜀漢外國語實驗小學的一名音樂老師,也是成都市十佳志愿者。2017年至今,于琪帶動全校780名學生注冊成為成都志愿者,參與了包括助老、助殘、扶幼等多個類型的公益服務項目,傳遞城市良善。

  還有顏強與朱晉峰,他們本來分別是成都七中萬達學校和四川省雙流棠湖中學的體育老師,在成都大運會期間,他們都是執哨賽場的裁判員,總計執哨近百場比賽,包含田徑等多個重要賽事項目。

  在主題朗誦《城市有我》節目中,這些自帶“斜杠”身份的成都老師們,深情地傾訴了他們與這座城市的相互依戀:躬耕教壇,強國有我;成就夢想,城市有我。城市許給了我們一個美好未來,我們愿意守護城市的美好未來。

  “來成都吧,成都成就夢想!來成都吧,成都,許你一個美好未來!來成都吧,我們在成都等你!”為了呼喚更多心懷教育夢想的年輕人共同守護這片熱土的未來,成都市實驗小學西區分校副校長伍曲和成都市實驗小學文苑分校的孩子還帶來了師生合唱《我在成都等你》,而這首歌的曲作者正是伍曲。

  成都師范學校“史上最牛師范班”81級1班班主任,眾多成都知名小學校長的老師,成都大學退休副教授馮淑蓉也在現場向奮戰在成都教育戰線的同仁們表達了她的期望。馮淑蓉說,不管時代如何變,不管環境如何變,要成為一名好老師,有一些品質是永遠不會變、不會過時的,比如“大學問、大情懷、大德行、大愛之心”。

  與此同時,為了致敬教育人為城市付出的不息微光,9月8日晚,活動現場還舉行了2023年第39個教師節啟動點亮儀式,伴隨現場“3、2、1”的歡呼,東安湖體育公園、金融雙塔等城市地標建筑同步亮燈,以此致敬全市教育工作者在強國興城路上的躬耕不輟。

  同時,活動現場也為2023年成都市學科(技能)帶頭人、成都市優秀青年教師、成都市教壇新秀、成都市師德標兵、成都市優秀支教教師、成都市優秀班主任標兵、成都市優秀班主任、成都市優秀德育工作者、市屬高校優秀輔導員舉行了隆重的頒獎儀式,四川天府新區元音小學和成都高新區芳草小學的學生代表為優秀教師代表們送上鮮花,并帶來了童聲合唱《和光同塵》,以此表達成都學子對師恩的感念。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久久偷拍免费2020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内妇视频 | 亚洲最大的久久综合网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五月综合基地婷婷 | 午夜天堂电影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