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shouye > 川觀新聞

18條全國推廣的經驗做法透露了川渝合作的這些亮點
2023年09月25日 09:17 來源:川觀新聞 編輯:曹惠君

  在近日落幕的2023智博會上,四川18家企業組團到重慶參展,攜一批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新成果亮相,吸引了國內外行業龍頭深入對接;

  而在四川舉辦的第十九屆西博會,也吸引到重慶企業組團參加,特別是在專門設置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館,川渝地區的重大項目和合作成果被重點展示。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部署推進三年多來,川渝兩地頻頻牽手,從互邀參展,到產業共建共興,兩省市深化合作、健全機制,推動一體化發展,在產業協作、政策協同、項目共建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好經驗、好做法。

  9月24日,記者從四川省發展改革委獲悉,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跨區域協作形成的18條經驗做法,被國家發展改革委向全國推廣。

  這些經驗做法有哪些亮點?記者采訪了相關部門和行業專家進行解讀。

  揚優勢破壁壘,促進產業共建共興

  9月22日,四川自貢沿灘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重慶長壽經濟技術開發區等15個園區,被授牌“第二批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合作示范園區”。

  這被看作是川渝兩地制造業協同發展的又一重要進展。通過兩省市共同舉辦招商活動,加快引進重大項目,擴大區域配套能力……產業合作示范園區正協同打造電子信息、汽車摩托車、裝備制造等特色優勢產業集群。今年上半年,兩地示范園區圍繞產業合作,開展交流活動175次,合作企業產品互采訂單金額超230億元,示范園區實現營收超9700億元,規上工業企業總產值近7000億元。

  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協同是關鍵。在此次發布的18條經驗做法中,促進產業共建共興被擺在首要位置。三年多來,川渝兩地在共建優勢產業鏈、共建聯合招商機制、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等方面探索出了先進經驗。

  以共建優勢產業鏈為例,兩地聯合出臺汽車、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特色消費品等領域高質量協同共建實施方案,推動補鏈、延鏈、強鏈。 2022年,川渝共生產汽車318萬輛,同比增長17%,川渝電子信息產業規模突破2萬億元,成渝地區電子信息先進制造集群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

  川渝是全國主要汽車產業基地之一,現有汽車整車企業45家,汽車產業年產值超7000億元。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汽車產業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兩地強強聯手、錯位發展,朝著共建世界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目標闊步前行。為幫助兩地整車和零部件企業對接供需,早在2020年,兩地經信部門就聯合建設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汽車產業鏈供需信息線上對接平臺,超5700家整車和零部件“上云”,促成400多家企業建立相互配套關系,配套金額超過150億元。

  促進產業共建共興,還要掃除區域行政壁壘。作為全國首個跨省域共建新區,川渝高竹新區承擔起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的重任,目前已探索構建“小管委會+大公司”運行管理模式,成立全國首個跨省域稅費征管服務中心,試行建設用地指標、收儲和出讓統一管理機制,盡可能為市場主體發展提供更好的環境。

  疊加兩地政策紅利,為入駐川渝高竹新區的企業帶來看得見的實惠。“最近來咨詢廠房租售的電話很多,現在政策好,很多企業都愿意來這里落戶。”四川燕趙置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李世成說,企業購入川渝高竹新區的標準化廠房,可將產權證辦到具體樓棟,更加方便融資、參加招投標等。

  “打破區域間的壁壘,才能為世界級產業集群提供基礎和支撐!蔽髂县斀洿髮W西財智庫主任、首席經濟學家湯繼強表示,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為實現市場一體化提供了助力。

  受訪專家分析認為,相較于其他都市圈和城市群,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具有獨特優勢。川渝不僅地理相鄰、人文相親、產業相近,涉及的行政主體數量也相對較少,更有助于構建有效區域合作機制和利益分配機制。

  促進資源要素自由流動,共同建設統一市場

  一枝獨秀不是春,開放的大市場才能為企業發展帶來新機遇。

  錨定“一極一源、兩中心兩地”目標定位,近年來,川渝兩地率先開展市場一體化先行先試,在此次發布的18條經驗做法中,川渝兩地共同建設統一市場的做法也獲推廣。

  “區域市場一體化是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突破口。”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共同建設統一市場方面,兩地推進市場準入“異地同標”,實現營業執照異地互辦互發、立等可。粚崿F企業跨省市“一鍵遷移”,為企業在川渝自由流動提供便利;共建跨省公平競爭審查協作機制,共同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以實現企業跨省市“一鍵遷移”為例,川渝兩地稅務部門打通信息系統,重構流程,壓減環節,實現跨省稅務遷移全程“網辦”、事項“秒辦”,有效促進了川渝兩地市場主體自由流動和生產要素高效配置。

  “原來企業辦理跨省稅務遷移,需要先在遷出地辦理稅務注銷,再到遷入地重新開辦,遷入遷出地兩頭跑,業務煩瑣,辦理時間往往要10多個工作日!彼拇ㄊ《悇站终鞴芎涂萍及l展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現在符合條件的企業在市場監管部門完成變更后,無須稅務注銷、重新開辦,只需在電子稅務局填寫跨省稅務遷移信息,系統會自動進行校驗,實現企業實時遷移稅務數據。今年1—8月,川渝兩地辦理企業跨省市“一鍵遷移”業務共計15筆。

  深化區域合作離不開高水平對外開放。近三年來,兩地協同推動對外開放,統一運營中歐班列(成渝)品牌,目前中歐班列(成渝)的開行班列數、貨值均為全國第一,占全國中歐班列開行總量近30%。

  一輛輛滿載著液晶顯示器、汽車配件等貨物的中歐班列(成渝)號列車從成都國際鐵路港鳴笛出發,發往歐洲。據重慶海關統計,今年1—7月,中歐班列(成渝)開行3293列,同比增長18.5%,占全國中歐班列開行總量的29%。

  成都正業佶祥平行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是中歐班列的獲益者之一。早在2017年,該公司就看好“一帶一路”發展前景,開辟了進出口汽車業務!按畛思议T口的中歐班列,運輸周期比海運至少縮短30多天。”該公司總經理陳友富介紹,憑借中歐班列(成渝)帶來的低成本、高時效競爭優勢,2017年到2022年,公司業務量增長約27倍。特別是今年以來中國新能源汽車成為新的出口增長點,上半年該公司新能源汽車出口量超500臺,同比增長六成以上。

  “中歐班列的開行破除了西部內陸不靠海不沿邊的瓶頸,為成渝地區對外開放開創了新渠道、打開了新空間!蔽髂辖煌ù髮W區域經濟與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賓表示,川渝兩地協同共建中歐班列(成渝),對川渝攜手建設內陸開放高地意義重大,而且在實踐中這條重要的開放通道越走越寬廣。

  聚焦川渝兩地企業跨區域辦理電子口岸業務的迫切需求,成渝兩地還推出“關銀一KEY通”川渝一體化監管模式,通過系統互通,實現“電子口岸卡”跨海關關區通辦。自實施以來,川渝兩地已設置39個受理點,服務企業1萬余家,累計辦理業務逾2萬次,辦理時長壓縮2/3,實現“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

  做好“聯動”文章, 從山水相連到社會互融

  同處長江上游,川渝兩地是休戚與共的生態共同體。兩地流域面積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跨界河流達81條,流經100多個地市和區縣。

  三年多來,兩省市深化生態環境共治,開展生態環境協同立法司法協作,開展跨界河流聯防聯控聯治,共建危險廢物跨省轉移“白名單”機制……通過一系列舉措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探索出跨區域開展生態環境保護的經驗。

  建章立制是第一步。聚焦嘉陵江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兩省市人大開展協同立法;設立川渝環境資源司法協作巡回法庭,開展跨區域案件巡回審判,共建“大三峽·大巴山”生態修復司法實踐基地、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川渝司法協作生態保護基地。

  還要擴大聯防聯控聯治的“朋友圈”!傲饔蛑卫砗捅Wo,單靠哪一段使勁兒都不行,需要在‘聯動’上做文章!笔『娱L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川渝兩地全面建立聯防聯控機制,在全國首創成立跨省河長制聯合推進辦公室,建立跨界河流聯合巡查、聯合執法、信息共享等9項合作機制,2022年川渝跨界河流25個國控斷面水質達標率100%。

  在遂寧市安居區三家鎮明星村,清澈的瓊江水滋養著兩岸群眾,江對岸就是重慶市潼南區崇龕鎮柿花村。過去,由于流域內人口密集,畜禽養殖、生活污水等污染面寬量大,再加上缺乏跨地區、跨部門聯動機制,污染防治難度很大。自從川渝兩地走上攜手共治之路,三家鎮和上下游的毗鄰鄉鎮簽訂了聯防聯治協議,持續推進聯合巡河、執法檢查等工作,守護好一江碧水,實現水清岸綠。

  川渝“一家親”,親不僅體現在“山水相連”,也包括逐步實現“社會互融”。兩地聯合發布3批311項“川渝通辦”事項,居民身份證等34類電子證照互認共享,小學入學、員工錄用、創業服務等7個“一件事”川渝通辦、34項服務“免證辦”;取消川渝地區座機通話長途費,推出兩省市親情號互設、跨省繳費等8項跨省通信服務;成渝日均開行動車組超100對,高峰時段三五分鐘就有一趟列車開行……

  “只要5塊錢,1個多小時就能到重慶主城區!奔易V安市鄰水縣高灘鎮的王力森說,他的兒子住在重慶市渝北區,現在乘坐“川渝20路”公交車就能直達重慶。最近,川渝20路公交線路加密了班次,川渝20路大站快車開通試運營,單向車程減少約半小時。

  就在前不久,成渝中線高鐵建設迎來新進展——成渝中線控制性工程蜀安隧道首塊管片預制成功,標志著國內掘進距離最長、直徑最大的土壓平衡盾構隧道管片預制工程正式進入實質性生產階段,為盾構按期始發和順利推進提供了重要保障。作為川渝地區的重大工程,這條高鐵建成后,將實現成渝50分鐘通達,進一步拉近川渝的時空距離。

  三年多來,兩地不斷完善協調協商機制,通過建立黨政聯席會議等常態化工作機制、重大項目聯合調度服務機制、協同立法機制、干部互派掛職機制等,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跑出“加速度”,2020—2023年已實施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大項目300余個、總投資超3.56萬億元。

  川渝互動以更加細微可感的方式滲透進市民生活,也讓巴蜀兒女對雙城生活有了更多期待。記者 史曉露

  鏈接: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跨區域協作18條經驗做法

  (一)促進產業共建共興

  1、共建優勢產業鏈。

  2、共建聯合招商機制。

  3、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

  (二)共同建設統一市場

  4、推進市場準入“異地同標”。

  5、實現企業跨省市“一鍵遷移”。

  6、共建跨省公平競爭審查協作機制。

  (三)協同推動對外開放

  7、統一運營中歐班列(成渝)品牌。

  8、推進跨省市“關銀一KEY通”。

  (四)深化生態環境共治

  9、開展生態環境協同立法司法協作。

  10、開展跨界河流聯防聯控聯治。

  11、共建危險廢物跨省轉移“白名單”機制。

  (五)推動社會共建互融

  12、推進政務“川渝通辦”。

  13、推進跨省通信一體化。

  14、推進毗鄰地區警情處置一體化。

  (六)完善協調協商機制

  15、建立多層次協商推進機制。

  16、建立重大項目聯合調度服務機制。

  17、建立協同立法機制。

  18、建立干部互派掛職機制。

  (來源:川觀新聞)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婷婷精品五月天在线观看 | 五月婷之综合在线 | 亚洲精品欧美在线综合国 | 一级中文字幕免费乱码专区 | 午夜阳光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