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至10月3日,全省各地文旅市場持續火爆,節日氣氛喜慶濃郁,總體保持安全穩定、規范有序。
一、總體情況
10月3日,全省納入統計的857家A級旅游景區,共接待游客600.87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7572.08萬元,與去年同期同基數相比,分別增長267.08%和452.91%,與2019年同期同基數相比,分別增長33.72%和29.23%。
前5日,全省旅游景區累計接待游客2426.08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29360.11萬元,與去年同期同基數相比,分別增長187.79%和310.77%,與2019年同期同基數相比,分別增長9.23%和11.22%。全省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5天累計接待群眾426.94萬人次。截至目前,全省文旅市場未收到旅游安全事故和重大旅游投訴報告,未發生重大負面輿情。
二、主要特點
(一)景區保持高位運行。前5日,全省累計接待游客超過20萬人次的景區有17家,其中寬窄巷子、武侯祠博物館、西昌邛海瀘山、洛帶古鎮、街子古鎮景區接待量居全省前五位,分別為91.5萬人次、53.9萬人次、44.7萬人次、41.9萬人次、41.6萬人次。九寨溝、三蘇祠、黃龍累計接待游客較2019年同期增長均超100%;峨眉山、都江堰、四姑娘山10月3日門票全部售罄;三星堆、熊貓谷、四川博物院、成都博物館10月5日前門票基本售完。
(二)紅色旅游備受青睞。前5日,全省紅色旅游景區共接待游客215.6萬人次,同比增長241%,朱德故里、汶川特別旅游區、石棉安順場景區今日接待游客同比增長均超800%。到紅色景區緬懷革命先烈、探尋紅色遺跡成為廣大游客慶祝中秋、國慶假日的熱門方式。許多家庭攜帶孩子紛紛前往鄧小平故里、陳毅故居、紅軍血戰劍門關遺址、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地、瀘定橋革命文物紀念館、川陜蘇區紅軍烈士陵園等紅色景區緬懷革命先烈,感受厚重的紅色文化。
(三)度假旅游持續升溫。前5日,全省旅游度假區與2019年同期同基數相比,累計接待人數增長3.83%。休閑度假成為假日文旅消費市場主流,各地紛紛推出觀田園風光、賞秋季花卉、住度假民宿等豐富多彩的旅游度假活動,成為廣大游客放松身心、錯峰出游的重要選擇。采摘、垂釣、益智等活動精彩紛呈,滑草露營、水上運動、農事體驗成為度假旅游新熱點。
(四)夜間經濟激發活力。各地圍繞歡度中秋、國慶主題,打造豐富多彩的夜間文旅產品,夜間文旅消費得到充分釋放。眉山東坡醉月地“夜游”“夜購”“夜娛”“夜食”等業態豐富多樣,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打卡;廣元推出《唐家河·境》、夜游青溪古城等夜間沉浸式演藝。露天燒烤、壩壩電影、燈光秀場等內容豐富的夜間消費活動,為游客帶來全新多元的消費體驗。截至10月2日,13個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客流量達468萬人次。
(五)文化活動豐富多彩。節日期間各種演出展覽主題鮮明、形式豐富、各具特色,有效滿足了群眾文化生活需求。多地推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主題展覽,并面向游客推出剪紙、面塑、皮影戲等體驗活動。雅安、綿陽、攀枝花、自貢等地推出攝影展、美術展、科創展、音樂節等主題活動。猜燈謎、舂糍粑、禮樂投壺等民俗趣味游戲與川劇吐火、漢服旗袍巡游等表演活動吸引大批游客駐足參與觀賞,營造了雙節齊至、歡樂疊加的節日氛圍。
三、主要做法
(一)扎實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各地全面排查文旅市場安全隱患,突出消防安全、防汛安全、食品安全、旅游包車安全和特種設備安全管理,重點抓好旅游景區內索道、觀光車、玻璃棧道等安全檢查,堅持每日早檢、晚檢、細檢。
(二)嚴格落實分級督導。實行假日期間文旅部門領導分級聯系督導機制,文旅廳廳領導分頭聯系督導5A級景區和市(州),市(州)文旅局局領導分頭聯系督導4A級景區和縣(市、區),縣(市、區)文旅局領導分頭聯系督導3A級景區和鄉鎮,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
(三)做好假日旅游服務保障。成都、樂山、宜賓等地節前發布出行建議,引導游客科學出游。持續關注假日期間氣候變化,針對性調整景區開放計劃,及時向社會通報天氣變化情況,指導游客做好預防。
(四)加強值班值守。嚴格落實領導帶班、24小時值班和“日報告”制度,暢通通信聯絡和信息報送渠道,會同公安、交通運輸等部門建立假日值班協調聯動機制,實時掌握假日市場動態并及時進行調度,第一時間處置投訴和輿情。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產業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2年10月3日
(來源:四川省文化和旅游產業領導小組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