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遞員正在分揀快遞

30億件!11月20日上午,快遞員石偉在南充市蓬安縣楊家鎮雙流村的紅薯種植基地,攬收了一件發自雙流村的紅薯包裹。在四川省郵政管理局大數據監測平臺上,2023年四川快遞業務量(攬收量)立馬刷新。這是四川快遞業務量首次突破30億件。這個數字構建的新坐標,標注了四川快遞業的突破性增長和高質量發展,反映出居民消費信心增強和經濟持續向好的積極信號。
10億級增長 用時不足三年
初冬時節,位于南充市蓬安縣楊家鎮的雙流村,轟鳴的機器走過隆起的田壟,體態飽滿的紅薯破土而出。去泥、分揀、裝箱、貼單……這些紅薯剛出土,又將坐上快遞車,奔赴全國大市場。
11月20日一大早,快遞員石偉像往常一樣進村攬件。令他沒想到的是,當天尋常的一件紅薯包裹,還有不尋常的意義——突破了四川快遞業務量30億件的紀錄。
2022年全年四川快遞業務量28.7億件。今年,全省快遞業持續保持穩定增長。5月上旬,四川快遞業務量破10億件,較2022年提前10天;8月下旬,達到20億件,比2022年提前29天;9月以來,全省快遞業務量日均突破1000萬件;進入11月快遞服務旺季,日均業務量達到1300萬件,跑出了更加昂揚的增長態勢。
將時間跨度延長,還會發現,繼2017年12月四川快遞業務量首次突破10億件大關,2020年12月突破20億件,到現在跨越30億件臺階,前一個10億“關口”用時三年,后一個10億突破,不足三年。
“川字號”產品是增量的“主力隊員”
快遞增加的“加速度”何以越來越快?不妨先來看看四川攬收的快遞都有些啥?
首次突破30億件的,是南充紅薯;提前實現20億件的,是廣元獼猴桃;上半年的第10億件,是自貢冷吃兔。這些包裹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川字號農特產品,也是出川快遞的“主力隊員”。據省郵政管理局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川果、川味、川菜等“川字號”產品,分別達到2.3億件、1.3億件、1.1億件的量級。
今年,“川貨寄遞”工程被寫入省委一號文件。四川正高質量推進“川貨寄遞”工程實施,培育“一縣一品”寄遞項目。目前,全省共培育“一縣一品”寄遞項目628個,實現全省176個涉農縣(市、區)全覆蓋。
這些“川字號”產品加速出川,助力農村產業振興和農民增收致富。
日處理快遞能力超4500萬件 出川包裹時效更快
當天的第30億件包裹,發至廣東省江門市。包裹出村后,徑直走向南充轉運中心,集散分撥后,預計兩三天后送抵消費者手中。南充是川渝地區除成都、重慶外最大的快遞分撥中心集群,服務范圍覆蓋川東北及川南地區,有效提升了郵快件處理能力和“川貨”出川時效。
目前四川已形成成都、南充、自貢三大省際分撥樞紐,共建成投用32個省際分撥中心,日最大處理快遞能力超4500萬件,有效輻射全省21個市(州)、183個縣(區、市)。
四川省郵政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四川還在繼續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包括中通西南總部項目、順豐航空西部基地、DHL(敦豪)西南轉運中心等一批重點項目正加快建設、爭取盡早投運。
記者 唐小未 文/圖 制圖 申娟子
(來源:成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