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牙學語時
誠實勇敢是刻在記憶里最短的家訓
長大成人后
溫良恭儉是中華兒女代代相傳的家風
當我們翻開中華民族文化史,家風文化可謂積淀深厚、源遠流長。不管是孔子庭訓“不學禮無以立”到諸葛亮誡子“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從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的家教故事再到“楊家兒孫,無論將宦,必以精血肝膽報國”的家風家訓……這些都體現著向上的家庭追求和高尚的家國情懷,彰顯著中華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力量。
家風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重要支撐。成都作為一座擁有三千年歷史文化底蘊的城市,自古以來就以其獨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吸引著世界各地的人們,始終通過探尋家風傳承,推動家庭文明建設,滋養著一代又一代的成都人。
為了積極引導成都青少年傳承好家風,傳遞向上向善正能力,培養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由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紅星教育承辦的2023年“好家規、好家訓、好家風”征集評選展播活動即將圓滿落幕,備受關注的好家規好家訓和好家風故事也將正式揭曉。

自9月“好家規、好家訓、好家風”征集評選展播活動正式啟動以來,活動就迅速吸引了廣大市民的關注并積極分享自己的家風家規故事。
我們了解到,今年的“好家規、好家訓、好家風”征集評選展播活動主要面向全市青少年兒童進行,通過征集具有正確導向,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的作品,進而傳遞出積極向上、健康文明、和諧進步的社會風尚。
值得一提的是,征集開啟后就收到了家庭們踴躍的投稿,再由專業評委來進行綜合評選,最終評選了25份“好家規家訓”最佳作品及25份“好家風故事”最佳作品。
我們在“好家規家訓”中看到,曾逸程家庭的家風家訓是尊敬長輩,誠實守信,勤奮努力,自立自強。和睦團結,關愛弱小,勤儉持家,弘揚家風。陳昱如家庭的家風家訓則是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兢兢業業讀書,勤勤懇懇治家。而在“好家風故事”中,成都市教科院附屬學校4年級9班的廖成睿、二五中隊的付樂施用文字講述了溫暖的家風故事。
“好家規家訓”和“好家風故事”作品獲獎名單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為保證本次評選活動的公正與權威,本次活動邀請了成都市天府文化研究院院長譚平、國家級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導師、中科院心理援助聯盟成員蔣昱、成都商報紅星教育首席記者張瑾共同擔任2023年“好家規、好家訓、好家風”征集評選展播活動評委。



那么,入選標準究竟是什么呢?據介紹,好家規家訓主要是世代傳承的家訓、俚語俗語中的治家格言,或是自己總結創作的家規,采取格言、對聯、詩詞、警句等形式,貼近生活、健康向上、語言精練等等。
好家風故事則是以發生在自己身上或長輩身上的典型事例,以及家庭成員間的親情故事,深入闡述家庭或家族的家風,可以是詩禮傳家、勤儉持家、孝老愛親、清正廉潔、明事知禮、正直善良、誠實守信等主題的一個方面或是幾個方面,內容真實,思想健康,情感真摯,可以說是高標準、高要求、嚴篩選。
作為本次“好家規、好家訓、好家風”征集評選展播活動評委的張瑾就表示,“每個人剛出生都是一張白紙,其品行如何都始于家風,有什么樣的家風,就有什么樣的人生顏色和圖案,讓我記憶深刻的是,很多家庭提到了家風家訓的重要性,也講述了自己家庭中所發生的溫暖故事。”
據張瑾介紹,優良的家風家訓就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是教育和規范,幫助子孫后代成才的重要保證。“希望通過這些特別的故事,能夠讓更多人主動了解優良家風家訓,也能在社會中傳遞一種正能量。”
“好家規家訓”和“好家風故事”獲獎作品展播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家庭教育無小事,不僅事關家庭和睦,更是事關著一座城市、一個國家的長遠發展。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家風好,社會風氣才有好的基礎。
相關負責人介紹,“蓉城好家風”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活動通過整合串聯家、校、社三端,以一系列有溫度、有創意、有內涵的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活動,建設和弘揚新時代良好家風,帶動社會風氣整體向善向好發展。
我們了解到,除了開展“好家規、好家訓、好家風”全城征集評選展播活動外,主辦方還將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家庭教育進行了有機結合,先后開展了親子類家庭文明建設活動、家長學校系列視頻課等豐富多彩的內容,旨在集全城之力帶動全市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為百萬成都家庭帶來更多專業指導,為萬千青少年校準人生發展坐標,讓萬千家庭的文明新風尚共同匯聚成城市發展、民族復興的澎湃力量。
文丨殷建排版丨阿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