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15日電 (記者 劉亮)中國消費者協會(簡稱中消協)15日聯合相關機構發布2023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其中,“電商主播言行不當引發投訴”社會影響力指數最高。
2023年,頭部電商主播不當行為引發消費者反感事件頻現。有知名主播在帶貨時罔顧消費者對產品性價比的疑慮,發出不負責任,乃至要求消費者“反思”的不當言論,引發消費者對主播“傲慢”的批評。
個別主播團隊抓住部分網友獵奇和“審丑”的心理,以女主播披頭散發、裝瘋賣傻作為“節目效果”完成帶貨,但此類低俗帶貨行為越來越引起大多數消費者的反感。還有一些主播與團隊成員“打配合”,利用銷售數據、直播彈幕、互動方式等誘導消費者下單購買商品,引發“電商捧哏”套路消費者的爭議。
中消協相關負責人指出,相關熱點事件顯示出,個別電商主播收獲“流量紅利”的同時,卻疏于提升消費者的購物體驗,乃至在直播間粉絲的正當權益上“做文章”以謀取經濟利益。這類主播的不當行為辜負消費者的信任,成為消費者維權的“槽點”。
當天發布的其他消費維權輿情熱點還包括:民宿經營者被曝“漲價退單”“虛假地址”、餐飲商家不明確收費標準及服務內容、“研學游”“低價游”欺騙誘導暗藏陷阱、車企售后服務停擺引發車主擔憂、共享按摩椅及共享充電寶消費體驗不佳、第三方測評“跑偏”干擾消費者、“生鮮燈”改變商品外觀誤導消費者、知名品牌觸碰食品安全底線、精裝房偷工減料引發業主維權等消費維權突出問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