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四川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今年春節后上班第二天,全省就以“新春第一會”的形式聚焦新型工業化,對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推動制造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作出部署。
在四川一季度經濟“成績單”中,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成色”如何?4月18日,在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2024年一季度四川經濟形勢新聞發布會上,省統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曾俊林進行了重點解讀。
“結合相關數據看,四川新質生產力正在加快起勢。”曾俊林表示,產業方面,特色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向好。一季度,全省六大優勢產業(工業領域)增加值同比增長7.4%,其中先進材料產業、裝備制造產業分別增長13.9%、12.2%。綠色低碳優勢產業增加值增長9.6%,其中動力電池增長39.7%、晶硅光伏增長15.9%、能源裝備產業增長12.9%。現代服務業較快增長,1—2月規模以上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8.6%,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增長9.7%。
產品產量方面,綠色低碳產品、智能化產品增長較快。一季度,全省單晶硅、多晶硅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26.8%、59.6%,鋰電子電池產量增長174%,其中汽車用鋰電子動力電池產量同比增長32.8%,集成電路產量增長13.7%,液晶顯示屏產量增長41.3%。
投資方面,高技術產業投資保持較快增長。一季度,全省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7.7%,增速高于固定資產投資12.5個百分點,其中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14.6%,醫藥制造業、航空、航天器設備制造業投資增速均在20%以上;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25.4%,其中研發與設計服務投資增長93.4%、檢驗檢測服務投資、專業技術服務投資分別增長92.2%和69.9%。新型基礎設施投資較快增長。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一篇大文章,涉及的領域寬、范圍廣、內容多,也需要統計數據來支撐科學決策。曾俊林表示,目前,四川省統計局已組建工作專班,圍繞全要素生產率和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等課題,開展學習研究,并著手探索構建系統科學的監測體系,力求以真實準確、完整及時的統計數據,反映新質生產力、分析新質生產力、助力新質生產力。 四川在線記者 史曉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