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條形似“金魚”充滿設計感的竹藤建筑里,屋頂巧用了巴洛克古典建筑風格,一眼望去,滿滿的歐式風情;不遠處,臨水而建的一座中國傳統園林竹屋建筑與“金魚”遙相呼應,在亭臺軒榭間演繹出十足中國味……在位于成都東部新區的2024成都世園會主會場,有一座以“竹”為特色的主題園區——國際竹藤組織園,作為國際展園中面積最大的一個展園,占地5800平方米的展園內采用低碳環保的竹材,構建了兩座風格迥異的建筑,將傳統與現代、中式與歐式融為一體。
歐式風情:
外形似“金魚”,竹館屋頂巧用巴洛克風
走進國際竹藤組織園,沿著入口兩側的竹編景墻前行,便進入一座集中表達竹藤主題文化的圓竹建筑——魚樂竹館。據展園設計師介紹,魚樂竹館面積約280平方米,高11米,外形上是一條“魚”的造型,取“金玉(魚)同賀” 之意,展示傳統圓竹如何營造優雅舒適的現代建筑空間。
在這個具有歐式巴洛克古典建筑風格的內部空間內,屋脊最高處是可透光有機玻璃板做成的一段通高采光帶,逢天氣明媚之時,陽光灑在“魚”身上便產生了豐富的光影變化。圓竹結構構件、重組竹瓦片、竹編覆面、竹簾室內飾面,以及室內展示的竹制家具、竹傘燈等,不同形式的竹材在魚樂竹館中相得益彰。
除魚樂竹館外,整個園區還包含眺望臺、林澗跌水、熒火游廊、竹科普園、疊瀑假山、水榭等多個景觀節點,共分為西部、中部和東部三大區域,沿游覽順序形成了平地、山地、水塘等豐富的空間類型,設計盡可能地保留了原有地形與植被。
在空間營造上,園區設計取古人造園之法,通過圍竹尋幽、竹石為伴、竹徑緣溪、框竹成畫等造景手法,塑造 “聲趣形色韻境” 六感體驗空間,以流暢的游覽路線串聯了六大主題場景,還原中國古詩中以竹造景的空間意境。
中式風格:
在亭臺軒榭間,來一場低碳竹材科普
與魚樂竹館的現代歐式風情不同,在園區東部竹文化交流會客區,中國味十足的西蜀園林景觀顯得別具一格,以水榭“幽篁軒”為核心景點的濱水景觀營造出優美的文化交流及會客環境。
竹林、竹亭、竹橋、山石、瀑布,諸多中式園林元素穿插其間,植物造景以“竹色溪下綠,荷花境里香”為意境,片植荷花點映湖面,形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水景一側,是一座臨水而建的工程竹結構建筑,名曰“幽篁軒” ,建筑風格為中國傳統園林歇山式水榭建筑,百余平方米的建筑均由一種名為“工程竹”的材料制作而成。
“目前,中國在工程竹建材的加工、研究和應用方面世界領先。希望通過成都世園會的展示平臺,讓更多人能了解和使用這種材料。”園區設計師告訴記者,工業化加工而成的工程竹結構,經過鋸切、開條等數十道工藝,剔除了圓竹材料中的天然瑕疵,使其產品具有力學性能優良、尺寸穩定、耐久性良好等特點,非常適合建造低層和多層的建筑。
他表示,國際竹藤組織在成都世園會特地選用了圓竹和工程竹材作為建筑結構材,打造了一系列展示空間和景觀,諸如魚樂竹館、“幽篁軒”水榭、六角亭、四角亭、竹編景墻等,旨在向游人科普竹材作為現代建材的特色與優勢。“一方面,探索低碳竹建材在造園藝術中的應用;另一方面,將地域文化與園林設計結合,從而達到游人在游覽之中了解竹文化、體驗竹生態的設計目的。”他表示。
程琪霖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盧佳麗 黃歡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