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端午假期第一天,記者從四川省文化和旅游產業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截至8日15時,全省納入統計的891家A級旅游景區,共接待游客362.22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2863.71萬元,與去年同口徑同比分別增長9.86%、4.63%,與2019年同口徑同比分別增長46.41%、42.9%。
全省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接待群眾56.43萬人次,同比增長48.11%。全省文旅市場呈現以下特點:
民俗活動豐富多彩
今年的端午假期恰逢文化和自然遺產日,700余場次群眾文化和特色民俗活動在全省各地輪番上演,賽龍舟、包粽子、做香囊等民俗活動精彩紛呈,連響、嗩吶、金錢棍、牛兒燈、舞龍舞獅等非遺表演熱鬧非凡。
在成都,雙流黃龍溪古鎮六月“舟市”精彩上演;來自巴基斯坦、英國和摩洛哥等5國的10多名留學生在成都融創樂園,與熊貓人偶、現場游客一起包粽子,沉浸體驗端午傳統民俗。
綿陽市策劃舉辦的20余項特色民俗活動吸引市民、游客參與體驗,安州區以A級景區為核心,推出“手作香粽”“端午節漢服游園會”“非遺進酒店研學活動”等十余項特色活動,粽趣橫生,熱鬧非凡;三臺縣推出音樂集市、音樂晚會等活動進一步炒熱節日氣氛;梓潼古城等近郊游倍受追捧。
在宜賓,翠屏區在僰道歷史文化街區、李莊古鎮舉行“李莊——大師學者第二故鄉”詩歌和線上入圍攝影作品展等系列活動;敘州區彩山景區舉辦“端午安康大地藝術節”,以粉色火山、粉色沙灘、巨形稻草人王國等營造濃郁的端午旅游氛圍。
還有內江、樂山等地龍舟競渡活動相繼舉行,熱鬧賽事串聯起端午佳節的民俗氛圍。
特色民俗活動、非遺展演等傳統文化活力凸顯,成為傳統佳節文旅體深度融合發展的重要支點,“傳統民俗+賽事+旅游”潮玩新方式為假日旅游注入新活力。
文旅消費持續火熱
全省多個市(州)圍繞端午假期通過發放文旅消費券、景區門票減免、非遺購物節等文旅消費促進活動,持續激發文旅消費活力。
成都市發放3000萬元“暑來成都 樂游天府”文旅消費券,廣安市武勝縣發放“龍舟樂夏”百萬消費券。新質生產力加快推動文旅消費擴量提質,文旅新興業態受到熱捧,國風主題音樂秀、夜間燈光秀、沉浸式主題演繹、無人機秀等文旅新業態、新場景,多點開花、精彩紛呈。不少青年人順應新潮流,打飛的、乘高鐵來四川吃火鍋、住民宿、看熊貓、逛夜市。
傳統景區火爆依舊
傳統景區依然是游客出游的重要目的地,端午假期第一天,17家5A級景區接待游客28.04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1005.71萬元,與去年同口徑同比分別增長25.01%、7.1%。
九寨溝景區接待游客同比增長37.45%,乘著高鐵游九寨持續火爆。特色景區脫穎而出,稻城亞丁景區接待游客同比增長24.69%,成為游客放空心靈的好地方。雅安云峰山景區接待游客人數同比翻了一番,“中國最美楨楠林”讓游客在曲徑漫行中充分感受生態之美。博物館游持續火爆“出圈”,成為人們假期優先“打卡地”,成都安仁博物館小鎮接待游客超3萬人次,同比增長超四成。
市場環境安全有序
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門從節前便開始圍繞人、車、電、氣、火、密以及設施、設備、食品等旅游市場關鍵環節進行安全檢查,并協同有關部門對全省旅游購物市場開展整治工作,全力保障游客安逸游四川。
假期第一天,全省各地文化旅游主管部門堅持24小時值班制度,工作人員堅守一線,全省文化和旅游市場總體運行平穩、安全、有序,未收到旅游安全事故、重大旅游投訴報告,未發生重大負面輿情。(記者 王晉朝)